宋有余到了老石家二房说这个事的时候。
开始,老石头和石远山心里想跟宋有余说,那是石杏小孩子瞎说的。
没成想,接下来。宋有余把这几天他睡不着觉翻来覆去想的那些养猪办法一说。
老石头和石远山还真觉得这个养野猪的事能试试了。
这要是真弄成了,六道岭村家家户户都有个山头,那就都能用来养猪。
他们村修的山道将来要是再修成了,那他们六道岭村,不就成了富裕村了吗?
老石头这爷俩也是个说干就干性子。
要不然也不能这几年家里新增了那么些个买卖。
宋有余说的让老石家二房这边负责销售野猪的事。
老石头和石远山明显是不同意只是负责销售这一块的。
宋有余养出了野猪,他们家照价收购就行了。
那就根本算不上合伙养野猪。
后来经过两家的研究,定下来的是。
宋有余家的山头正好挨着石杏她家的山头。先在宋有余家山头那边养着,后期需要扩大规模了再扩建到老石家这边山头。
两家各出一半的钱,在宋有余家的山头,挖地窝子,砌围墙。
然后,老石家二房这边负责从山外运回来四头母猪。
当然,这四头母猪钱也是由老石家二房负责出。
后续的养殖过程,则由宋有余家负责。
两家谈好了分工合作的事宜,就开始着手准备工作了。
等两家人都开始在村里雇人往宋有余家山头搬石头了,石杏才知道她的随口一说。要开始变成她家的新买卖了。
石杏也是挺佩服自己的随口一说能力。
好像家里挺多事都是起于她的随口一说。
起初,村里人都不看好他们两家人的养野猪的这个事。
都觉得是瞎胡闹。
尤其是听说,起源是石杏的随口一说。
老石家大房那边的于氏,听到这个消息。可没少在村里埋汰老石家二房和宋有余家脑袋被门挤了。
于氏自打家里学着二房那边也开始做山货买卖。
后来她大孙子又是村里第一个娶了镇子里的闺女做媳妇。
村里不少人家还是觉得她家是有能耐的。也愿意多听于氏说两句。
再后来,于氏将原本答应住在镇子里生活的孙媳妇扣在六道岭村里不让出山。这一扣就扣了这么些年。
她大孙媳妇如今生了娃,肚子又怀上一个。
就更让于氏有理由不让出山,继续扣在六道岭村里。
村里不少的做婆婆的可都觉得于氏是个有本事的。
就更加对于氏说的话信服了些。
于氏嘲笑老石家二房和宋有余家信个小丫头信口胡说。就要花那么多银钱养野猪。
这明显就是手里有两糟钱不知道咋祸祸了。
村里就有不少人也跟着于氏看老石家二房和宋有余家的笑话。
村里人都不看好,归不看好。
但是人两家人花银钱雇人干活。可有挺多壮劳力去帮着干活了。
之前老石家二房给养鹿场那边就起过围墙。所以这边给养猪场起围墙就有经验,利索的多了。
给母猪盖的石头房子也没有养鹿场那边那么严实。
整个工期都缩减了不少。
还真别说,宋虎和宋豹两兄弟还真有点他们祖上养猪的遗传。
两兄弟听他们爹宋有余讲了一些祖上传下来的养猪经验。
再加上爷三个整日的琢磨,实验。
老石家二房从山外运回来的四头母猪还真就养住了。并且养得挺好。
光这四头母猪养得好可不行。重要的是要怎么样跟野猪杂交成功生下杂交猪崽才是关键。
既要成功能引来公野猪,还要保证公野猪能和自家养的母猪成功杂交才行。
宋有余他们爷三个,可研究了挺长时间了。
他们自己就推翻了自己不少的设想。
后来终于觉得有个方法是靠谱些的。他们爷三个才打算就按这个办法试试。
他们在围墙的一处开了个上下开启闭合的门。
然后在那里往下挖了几条几尺深的通道。
这些通道又由两端的通道想通。
在通道之间各按了上下开启的门可以打开关闭。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
到了母猪发情的日子。
宋虎和宋豹两兄弟,拎着发情母猪的尿液。从养猪场沿路往山里泼洒。
还用草沾了发情母猪的分泌物分散在养猪场通往山里的路上。
这些都做好后。
这天夜里,宋虎和宋豹两兄弟把发情的母猪赶到了那些个通道里。
就等着山里的公野猪被发情母猪气味吸引,上门来杂交做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