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的旨意就是天意,天意难违,就算是战神也不能违抗。
蹙着眉头追问:“那外祖觉得什么时候是招揽此人的好时机?”
丞相凝神仔细想了想,“自古以来都是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等他平步青云之后再行招揽就晚了,不如王爷先派个可信之人先和他接触,等陛下的心意明确了再做决定不迟。”
雍王觉得他分析得十分有理,当即决定就按丞相说的办,第二天清谈会的盛况在邺京城刚一传开,雍王府的幕僚便敲开了曹谏之在客栈的房门,此为后话,先按下不提。
—*—*—
雍王这边为办成了清谈会沾沾自喜,明若昀那边回了王府之后却是一脸肃穆凌然。
一是为曹谏之今日作死的提议,二是为贺九思贸然出现在清谈会上。
“贺九思为什么会去国子监?” 明若昀寒声质问。
他当时在卫茕的手心里写的分明是一个“周”字,可不是“九”,这两个字不论是笔画还是背后代表的意义都截然相反,他不信卫茕分辨不出。
卫茕如实禀报:“属下是在国子监门口遇见周老先生的,他说九皇子不放心世子,老早就带着他在门外守着,万一世子有事,他好第一个冲进去解救。”
明若昀的心几不可查地跳漏了一拍,拢在袖子里的指尖也猛然一颤。
他就说师父来救场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些,原来是老早就到了,今日的事多亏了师父解围,不然他还真难以脱身。
明若昀若无其事地调整了下坐姿,自动无视贺九思在清谈会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把功劳全算在师父身上,吩咐明绝马上去查清曹谏之的身世来历,明天早上睁开眼他就要看到调查结果。
敢拿宁王府投石问路,他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
明绝当即领命而去,清谈会上发生的事他们已经全知道了,这个姓曹的竟然把宁王府当成他邀功请赏的垫脚石,简直是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