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外表憨厚内心敞亮的程咬金(1 / 2)

见所有人都散了,杨宴清便来到汉子面前。

那个汉子很久没有被人关怀过了,突然有人为他打抱不平,感激的热泪盈眶。

他“扑通”一声,直挺挺的就跪在了杨宴清的面前,二话不说直接就磕了几个响头。

杨宴清吓了一跳,赶紧几步上前,扶住了汉子。

“这位大哥,不必如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辈本分罢了。”

那个汉子哽咽的说道:“这位公子,你是我老程这一辈子除了我娘和太平郎之外第一个真心帮我的人。你就是我的恩人了,若不是你,老程指不定又要遭殃了。”

杨宴清轻轻一使劲,便把汉子从地上拽了起来。那汉子吃了一惊,自己好歹也有两百来斤,居然被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少年郎轻松拽了起来。

“看来这位小公子不是一般人,后边我得问问是哪位豪杰?”

杨宴清拍了拍汉子的肩膀,说道:“这位大哥,不嫌弃的,咱们先去茶摊吧。此处处于大路之上,来人来往不便说话。”

汉子点了点头,收拾好自己的盐摊,用一条铁扁担挑在肩上,跟着杨宴清来到了茶摊。

杨宴清叫茶博士(就是茶摊泡茶的伙计)上了一壶茶和几样吃食,便把茶博士打发走了。

杨宴清问那大汉:“这位大哥如何称呼?你应该不是本地人吧,家住何方呢?”

大汉说道:“我叫程咬金,山东济州人氏。”

杨宴清吃了一惊:“你就是程咬金?你是不是字知节,大号一郎?”

程咬金也很吃惊,问道:“公子认识我?”

杨宴清哈哈一笑,说道:“我虽然不是程大哥,但是我认识秦二哥,秦琼秦叔宝啊。他和我提起过,他有个儿时的玩伴,就叫程一郎。”

程咬金愣住了,他好久没听到过秦琼的消息了,连忙问道:“叔宝现在如何了?他在哪?”

杨宴清也不隐瞒,把和秦琼相遇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说道:“他现在已经养好了身体,回到济州历城复命去了。”

程咬金唏嘘不已,叹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吧,叔宝过得好就好了。”

杨宴清点了点头,随后说道:“说了这么久,还没有自我介绍呢。在下杨宴清,现居二贤庄。”

程咬金心里再次一惊,连忙问道:“你就是江湖人称‘小霸王’的杨小公子?”

杨宴清点了点头:“正是在下。”

程咬金高兴地咧开了嘴,把刚才的悲伤情绪抛在脑后了。他欢喜的说道:“我一直想见见杨小公子了,今天终于得偿所愿了。”

杨宴清潇洒一笑,揶揄道:“是不是想看看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对吧?”

程咬金被说中了心事,只能挠着头,憨憨的赔笑。

杨宴清见他如此,便问道:“如今程大哥见到我了,觉得是否名不其实呢?”

程咬金想了一会,才开口说道:“杨公子被称为‘小霸王’这一点,老程我是服气的。刚才你拽我的那一把,就知道杨公子力道非常人能比。”

“哦?”杨宴清此时也不得不佩服程咬金的心细。

“真不愧是能活到李氏皇帝复辟的人,这份心细当真无人能比。”

杨宴清随后正色的说道:“程大哥,我知道你父亲和秦二哥父亲一样,都是因隋伐陈而牺牲,你如今还恨随朝廷吗?”

程咬金没想到杨宴清会突然问这个问题,一时间愣住了。

过了一会,他幽幽的叹道:“其实吧,我早就不恨了。虽然我当时还小不懂事,但是我娘亲和我说过,当时的南陈已经无可救药。”

“若是没有大隋,南陈迟早也要灭。只是我父亲吃的是南陈的军粮,就应该为南陈尽忠,这也没得说。”

“既然南陈迟早会灭亡,那我父亲迟早也是会牺牲的。那么恨不恨什么的,也改变不了事实不是吗?”

杨宴清听完,心里暗暗称赞道:好一个外表憨厚内心敞亮的程咬金。

杨宴清点了点头,叹了一声,说道:“你一个没上过学堂的人都能看得明白,为什么秦二哥却看不明白呢?”

程咬金虽然不知道杨宴清想表达什么,不过他还是照实说起了:“其实叔宝的仇恨是自小被宁婶婶灌输的。没办法,宁婶婶和叔宝的爹伉俪情深,没法不仇视大隋朝廷。”

杨宴清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定计,随后便岔开了话题,和程咬金聊起了他来潞州的原因。

原来程咬金原来是和自己的娘亲莫氏夫人在济州府生活,却因为没有读过书,只有一膀子力气,只能帮别人打打杂跑跑腿赚钱度日。

后来,一个盐贩商人弄了几车青盐,委托包括程咬金在内的几个汉子运到外地贩卖。

到了地方之后,程咬金一打听,才知道这贩盐的生意利润如此之大,让穷苦的程咬金瞠目结舌。

想想自己还在家挨饿的老娘,程咬金咬咬牙,从一个员外手中弄了几袋青盐,告别了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