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运河与龙舟(1 / 2)

话说杨宴清驾驶着驽马马车出了扬州城北门,径直就来到了陈家庄。

来到了庄子门口,杨宴清很快就和门卫把车上的货物交割完毕,拿到了一张类似回执的票据。

庄子的主人见到杨宴清虽然年幼,却长得英俊不凡,有心想结交。于是便出言邀请杨宴清留下来吃完夕食(也就是下午那顿饭,一般古人只吃两顿饭,早上那顿叫做朝食)再走。

可杨宴清想着早点回去早点交差,于是乎婉言拒绝了庄子主人的好意想留,套上马车便和庄子主人告辞而去。

庄子主人看着杨宴清挺拔地坐在马车上驾车而去的背影,感叹道:“此子并非池中之物啊,可惜了这段善缘了。”

庄主主人是经商的,古时候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所谓的士农工商,商人在当时来说,一度被人认为是所谓的贱籍。所以很多商人就有了攀附权贵或者读书人的做法,这种做法在当时盛极一时。

杨宴清当然没有看不起商人的想法,毕竟他两世为人,见惯了新世纪的事物,自然不会有这种想法。

当然,他离开的原因也是不想给陈家庄主人“黏上”的机会。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无父无母,所以不想有其他的牵挂或者软肋。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乱世,身无牵挂或许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这便是杨宴清的看法。

话说杨宴清驾驶着马车,并没有着急回到扬州城。

一来他见天色尚早,回去也没有事情可做。二来嘛,便是他从小甚少出城,如今借此机会,可以稍微游玩一番。

他沿着路,驾驶着马车来到了运河边,把马车停放在一处高处,把马拴在一棵枯树之上,然后便跳下马车,径直走向运河岸边。

这运河从开挖到现在“建成”不过一年光景。

杨宴清只知道当年运河开挖的消息,却不知道这么快就完成并且已经投入使用了。

杨宴清站在岸边,看着这条运河,思绪万千。

他作为后世而来的人,自然知道这条运河对整个华夏民族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但是它建造的初衷便显得那么的可笑。

“哎,开槽无可厚非,就是太急功近利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浑厚的声音从杨宴清身后传来:“哦?小娃娃也是觉得这条运河开挖得好?”

杨宴清吃了一惊,连忙转身看去。

只见一个身穿锦袍的男子带着一群人缓缓的走向杨宴清。

杨宴清抬起头目测了一下,这个男子大约一米八,星目粗眉、身材甚是高大。穿着一件蓝色的素锦长褂,头上竖着的冠上有几颗珍珠。

“哦,虽然锦衣玉袍,却脸色很差。加上带着一群人招摇过市,纨绔而已。”

杨宴清“自我判断”了一下,就不想和这种人说话了,因为太麻烦。

所以他并没有搭话,只是默默地转身看回了运河。

男子也不恼,反而觉得有趣。他挥手让跟在后面的人停下,只带着一个青年来到杨宴清身旁。

站定之后,男子眼光也看向了运河,脸上似乎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青年站在两人身后,看着两人许久不说话,似乎有点不耐烦了,转头对着杨宴清说道:“娃娃,我主子和你说话呢,你倒是回一句啊。”

杨宴清听着声音耳熟,便好奇的回头看了看。

等两人四目相对时,双方同时发出了一句:“是你?!”

男子好奇的打量着两人,问道:“你们两个认识?”

青年连忙向男子行礼,说道:“主子,他就是我说的那个小娃娃。”

男子惊讶的问:“就是你说的街道上制服烈马的那个小娃娃?”

“正是。”青年回道。

这个青年正是杨宴清在街道上撞见的那个青年。

男子向着杨宴清问道:“我这侍卫说你今年八岁,真的吗?”

杨宴清见是半个“熟人”,也不好不回答了,只能说了一句:“你见过谁以年岁骗人的?很好玩吗?”

男子被呛了一句,一瞬间说不出话来,只能支吾了一句:“那倒没有,只是有些。。。”

说到这里,男子没有再说下去。反而杨宴清潇洒一笑,说道:“有些不信是吧?”

青年见男子有些下不来台,正想出言制止杨宴清,免得他遭遇祸事。

杨宴清却似乎没有看到他们的小动作和表情,看向了运河的方向。

只听得他淡淡的说:“年纪能证明什么?有的人十二岁能当宰相,有的人一辈子到死只能碌碌无为。”

男子听到杨宴清这看似平淡,却听起来豪气干云的话,忍不住激动的一拍大腿,喝了声彩:“说得好!”

激动完后,男子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对着杨宴清问道:“这位小哥,刚才你说开槽无可厚非,莫非也是觉得这条运河开挖得好么?”

杨宴清见男子如此执着,没办法,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