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典(1 / 2)

问天箓 或与非 2631 字 2023-01-25

作为人世间最高的统治者,帝的登基大典可谓盛大到了极点。偌大的帝都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欢腾的气息,即便是那些乞丐、奴隶也不例外。

庆典开始的第一天,内廷传出法令,全城开放善棚,为穷苦之人发放一日两餐的丰盛食物,并且免费为病患诊病,直到庆典结束。城中所有奴隶在庆典期间可以不用劳作,所有市坊大开,每天十二时辰不歇业,暂停宵禁,除部分必要职位之外,所有官吏皆休假。

新帝大赦天下,除死刑之罪,一律赦免释放。

原本已经十分繁华热闹的帝都,一时间人流更是进一步的暴涨,城中几乎每一个角落行人都摩肩擦踵。四处张灯结彩,为庆祝这一神圣的日子。

不过卫昭他们倒是没有机会感受这种气氛了。

因为在庆典的第二日重头戏,各地的诸侯国及臣属方国要参拜新帝,献上朝贡,同时得到帝君的册封,获得继续统治领地的合法权益。

卫昭等人在前一天便被召回了行宫。由朝廷的司礼人员教予他们一些礼仪注意事项,然后就是统一的服饰方面问题。

相比较吴国华丽的朝服,朝廷的服饰显得十分严肃简约。卫昭等人的礼服通体靛青,腹部与背部都有一块圆团圃绣,绣着一只鸾鸟,冠束也不过是普通的散大夫黑色束发冠。

这倒也正常,外臣如论你在本国如何的声势滔天,但到这皇朝帝都,你就真的什么也不是。之所以卫昭他们还能被赐予礼服官衣,那是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即将成为新帝的守卫者。

令其他人感到意外的是吴王的冕服,居然是紫色基调,冠也只是紫绶五朝冠,连象征王权的九旒都没有。

“朝廷礼法中,除帝君之外,不可以有其他的君王。”

吴国随行的司礼官员亲切的为卫昭等人讲解。

原来各诸侯国这王,那王的,在朝廷的礼法中并不得到认可。朝廷对各诸侯的划分等级只有’公‘,’侯‘,’伯‘,’子‘。吴国虽然在众多诸侯国中的实力属于上游,但吴王本身在朝廷的中的地位不过是“吴侯”。

这天下大小诸侯方国两百有余,那些个如’鬼方‘、’尤方‘等方国,就如同京畿二十四方一样,其君主只是子爵,意为天下的捍卫者。而那些颇有一些实力的诸侯国则是’伯‘,意为诸国之长,很多子国其实都附庸在大国之中,甚至只是那些大国内部的一部分,而伯国则实力更强,能够自立一方。例如与吴国接壤的湘国,虽然夹在大国之间,左右摇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导向任何一方,都会对另一方呈现一边倒的效果。

再往后就是侯国,意为镇守一方。每一个侯国的实力不言而喻,千百年来,大国吞并小国的事情屡有发生,而侯国之间却几乎少有。这便是本身的底蕴根基雄厚,即便是公国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征服一个侯国。天下侯国不过十五,其中吴越楚陈四国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诸侯国中最为显赫的便是三公卿士国,即西北的晋国,东边的齐国,西南的姜国。这三国的国主皆为朝廷的公卿士,具有很多的特权。这就是为什么姜国之前能够无所顾忌的对其他小国进行霸凌的原因。

不过之前的那场非正义战争,令姜国伤了些元气,也让各地诸侯看到了三公卿士之一的姜国是如何孱弱不堪。很多人便开始对那个公卿士的位置有了些觊觎。有传言,这位新帝君有意要册封新的公卿士。只是不知道这是要将姜国替换掉,还是再扶持一个来。

很多人相信,这种事情并不是空穴来风,多少有些别的意图藏在其中。一时间,各国的目光都落在了吴国的一行人身上。

因为历来侯国的帝卫人选只有三个,伯国两个,子国一个,只有公国才有四人。吴国此次带了四位才俊前来,而朝廷方面居然不予追究默认了此事。不由令人多添遐想。

原本卫昭以为,新帝的大典会再宫里某个大殿举行。却没想到居然会在那座巨峰的半山腰开阔地段。

这里是贞诰区域的一个祭坛,用以祭祀先祖神灵的地方。

祭坛高二十余丈,占地纵横方向二里有余。俨然向山峰间的一座小山。

卫昭跟随着人群一步步的踏上那似乎无尽的阶梯,他发现这座祭坛似乎并不是直接用土夯实堆砌而成。

大概每隔一丈的距离都会有一层,并且墙面上还有些门洞。祭坛的是中空的,不时有些士兵或者占卜人员进进出出。

当他还在猜想,这些人如此忙碌是再准备些什么?然后他隐隐约约闻见了些炙烤的香味。难道这些人是在准备宴席?那为什么占卜的那些贞人也见的如此忙碌?

在这种森严的环境下,卫昭也不敢用灵力去探知。那股子好奇,使得他威威将身子向台阶的边缘靠一些。以他惊人的目力隐约的似乎看到了些什么。

那些个从里面出来的贞人手都有些湿润,相似在出来前有仔细洗过一般。而从里面出来的士兵时不时的会抬着一些大缸或者牛皮包裹离开。卫昭能从中感觉到浓郁的血腥味。

看样子里面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