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历的年底,大家一律都在忙碌,不单是人脸上自然流露出的新年气象,天空也体味众人新年忙碌,从腊月开始一直到年三十,一滴雨都没有下过,省了大家好大的功夫,需要风吹日晒的腊肠板鸭,油滴的满地都是,只要挪挪位置,根本不需要主妇时常记挂着这些咸货,因为已经很久没下过雨了。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先是闪光,后是一阵钝响,灰白的烟雾从家家户户顶上冒出来,这是辞旧迎新放的爆竹,除了硫磺味,还有一阵阵诱人的香气。
黄正柳捂着耳朵放完爆竹,立即奔回屋里,看着院子里的别样红毯,呵呵地跺跺脚,把手拢进衣袖取暖。
华妈难得大方一回,即使今年不必回乡准备祭礼,鸡鸭鱼肉通通都抢购回来,用大木桶装满清水细细地洗,淘洗干净放进大锅后,便又去处理年糕。
糯米贵,粳米便宜,讲究的人家做年糕只用糯米,华妈觉得划不来,按着比例掺了粳米淘洗,恭恭敬敬借了人家的蒸笼,把用石磨磨出来的沥干水分的米粉摆进蒸笼,大灶猛火后,再放到一个大石臼里舂打。白喜玫用手粘水翻动,华妈和雷正兴轮流来捶打。
华妈把白喜玫处理过的长条状年糕切成麻将牌那么大,放进油锅里炸熟,最后再滚上白糖。油锅炸东西的顺序也有讲究,先放味小的,再放味大的,华妈一边用小心筷子翻滚着年糕片,一边想着接下来的顺序。
炸肉丸分两种,一种纯肉馅,一种加了擦过的莲藕,刚出锅的肉丸钻鼻子地香,表皮酥脆,中心黏糯,华妈用筷子搛几个递到他们唇边,就叫他们统统出去,不许在油锅边瞎晃悠。黄正柳叼着丸子,嘟着嘴出去又去找前些日子华妈买回来的米花糖来吃。
没想到华妈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荤菜,最后叫两个甜口抢了彩头,一道八宝饭,一道年糕。这两道菜又好看又讨彩头,同时满足当下人肚子里最需要的两样东西——甜味和油水。
八宝饭对于白糖和猪油的分量是毫不吝啬,八色果脯又带来蔬果清香。华妈特意请来一卷灶王爷的画像,用浆糊黏贴在灶墙上,所有的甜口菜和糖点都被她满满摆了一桌。
黄正柳趁着华妈闭着眼念经,偷偷地去剩下的八宝饭那里挖一口,被华妈闭着眼打一下。
他委屈地叫冤,“华妈你又没睁眼,你怎么知道我在做什么。”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你这臭……呸呸呸,灶王爷见谅。”华妈突然想起年关不兴说不好听的话,拧着黄正柳的耳朵把他推出门去,“你撅一下屁股,我就知道你要干什么。不许再吃,糯米吃多了撑得慌。”
黄正柳当然没有听,背着华妈照样吃,可怜白喜玫做为一个星际人,虽然有当时背景资料教学,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把它当做大事,直到黄正柳打着滚在床上“唉哟”“唉哟”地叫唤,这才意识到不对。
华妈气呼呼地去生药铺,开了一副山楂丸和黄连,山楂丸是用来缓解消化不良,而加入黄连的苦能掩盖酸甜可口的山楂丸,黄正柳永远铭记消化不良的教训。
“不知怎的,旧年底大家一窝蜂的去抢东西,我还没觉得什么。今日我去买药,那药价高的不行,店里的伙计还说什么,哪里闹灾荒,他们店里的药优先分给逃难来的难民用了。”华妈说起来一脸唏嘘,“据说是打南边上来的,各个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孩子就挑在箩筐里,一个箩筐几十钱的叫卖!”
白喜玫本来和华妈有说有笑的,乍一听这个话,脸色都变了,“华妈,咱们什么店都去看看,搞点东西有备无患。”
因为灾情和谣言的消息,粮食都涨了价钱,路边四处有逃难而来的人,一开始巡警还有所计划,到了后来人手做来越不够用,只好听天由命。
就在这个情况下,粮价一飞冲天,新种下的冬麦还没长熟,多余的口粮要计算着应付四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附近的农民没有多余的粮食,产粮区又闹灾。这里的人们听了十几天谣言,买粮的还是一个不少,只是没有几个出走的。
鲁镇位于河流交汇处不假,但是毕竟是内陆,打仗一时半回也到不了这里,人往往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谁舍得抛弃自己居住大半个光景的房产,拖儿带女的出逃?这岂不是跟街上孤苦伶仃的难民一个样吗?
最慌的往往是富人,一听见风声不好就赶紧逃命,一周内全部的一等火车车票居然全部告罄。
白喜玫听到,赶紧去自己常易容去的一家生药店看看,见它也挂出告示,说本店所有药品,均已告罄,请往他店查看。
首发:塔-~读小说。
她赶紧上前拽着一个伙计,伙计正要甩脸色,手里悄悄地多了一枚银角子,便停下来,和颜悦色地听她的话,“小哥,你们家掌柜呢?我们一向好的,我也常来照顾你们家生意呢?”
小伙计面露古怪,上下打量一眼,赶忙说,“掌柜的前几日就同东家一起走啦!说是去B城采买药去了,我们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