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画作夹层(1 / 2)

大观是年号,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第三个年号。

大观三年,是张择端进入东京汴梁翰林供画院工作的年代,在这里,张择端只是个苦逼的打工人,还远远没有成名,更别提什么有名的画作传世了。

拍卖师章鹏这个时候也说:“这位年轻的先生说的很对,眼光很毒,这一点当时几位大师在鉴定真伪画作的时候,就曾经反复的进行过鉴定,一致认为这画作是真品,当是大观三年张择端所作。”

这下,众人就不再怀疑了,有人已经迫不及待要求开始竞拍。

但韩朴一句话,又浇灭了众人的兴奋。

韩朴道:“这件画作果真是真品已经是如假包换,但是如果说艺术价值,则远远不比不上张择端晚年的《清明上河图》,这收藏价值可就要大打折扣。稍微有点艺术功底的人,也都应该看得出来,这画作更像是习作一幅,大家有没有觉得?”

众人再仔细看大屏幕,纷纷同意韩朴的看法。

“果然,比起《清明上河图》的细腻笔法,这幅画作真的差了好多,如果没有张择端的落款,还真的没有什么价值了。”

章鹏面色一沉,看了一眼卖家程锦华。

程锦华的面色越发难看。

韩朴却好像没有发觉自己又惹人不高兴了,自顾自的说:“但这幅画作又是张择端的无疑,实属难得稀少,我估价在500万左右吧。”

又是一锤定音的评语。

可500万远不是程锦华的心里价位,偏偏此时韩朴说的,让大家都很信服,一个个交头接耳,觉得韩朴说的很有道理。

拍卖师章鹏向着程锦华投去了一个问询的目光。

程锦华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哪怕是500万,能卖出去就是行啊。

“好,那么现在开始竞拍。这件张择端的《山石古木林泉图》的底价是500万。请大家开始竞拍。”

拍卖师的话音已经过去了一小会儿,没有人举牌出价。

这个时候韩朴却是举起了手中的牌子。

“600万。”

众人疑惑。韩朴不是说这是张择端的习作,不那么值钱的吗?怎么还会举牌?

“好,有人出价600万,还有人出价吗?”

“700万。”

有人喊了一声。

韩朴看了眼那边,是郑有天喊的。

这郑副总怎么会突然出手,韩朴多少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韩朴不慌不忙又举起了出价牌:“700万。”

郑有天不甘落后,再次出价:“800万。”

韩朴坐下了,似乎不再参与。

这下子郑有天有些慌了。他之所以跟韩朴竞拍,是因为他发觉韩朴似乎有所图。先是将那副图说的没有那么值钱,然后再购买,明显是压低价格,这和商场里买东西如出一辙。

出于这个考虑,加上韩朴之前鉴定古玩的本领让郑有天深信不疑,因此郑有天才会出价。

“800万第一次!”

郑有天额头冒汗了。如果那一副山水画轴没有那么值钱,自己可要血亏啊。

“800万第二次!”

郑有天看去韩朴方向,韩朴依然坐在那里,不动如钟。

正当拍卖师准备举起木槌敲定本轮的拍卖的时候,江月婵举起了手中的牌子,喊道:“850万。”

郑有天如释重负,决定不要跟了。这一定是韩朴的圈套,不要跟才稳妥。

在场的众人虽然有不少人也有心想参与竞拍,但考虑到这幅画作确实是习作的嫌疑,真心的不值钱,因此,都坐壁上观。

于是乎,拍卖师连续喊了三次“850万”,终于落下了小木槌。

“850万成交。”

江月婵微笑着点点头,私下却是低声问韩朴:“为什么要买下这幅画?”

“你马上就知道了。”

当画作送到了江月婵的手里后,韩朴接过来,二话不说,直接将画面给撕扯两半。

他的这个动作惊呆了所有人。

怎么回事?难道韩朴是疯了不成?怎么把刚刚买到的850万的张择端的画给撕成了两半?

江月婵也是大惊失色,惊慌地看着韩朴。

韩朴看着江月婵,淡淡地说:“我要的不是画的外边,而是里面。”

说着,韩朴从撕扯开的画作里面抽出来了一条淡黄色的丝绸。

“这东西,才是无价之宝。”

江月婵忙看向韩朴手中的淡黄色的丝绸。

“这是什么?”

“宋徽宗赵佶的真迹。”

说着,韩朴将淡黄色丝绸徐徐展开,露出了一副术法作品。

原来当那幅山水画轴出现在拍卖场的时候,韩朴就已经用自己的透视眼看到了里面隐藏着的淡黄色丝绸。

那淡黄色丝绸可不简单,是由极其名贵的金丝、天蚕丝、孔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