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画作之争(1 / 2)

那件关公玉雕像果然流拍了。

这让卖家程锦华的脸色很难看,目光扫过来,找到了韩朴。

正是因为韩朴的一番话,就把第二件拍品的竞拍给搞砸了。程锦华目光里的阴寒不可谓不阴森。

韩朴当然注意到了,但是不在乎。他对曾经的老板程锦华的感观一直都不怎么好,加上自己昨夜明明见义勇为帮着程家挽回了数以百万计的损失,结果好心没好报还被程老板怀疑派人跟踪。

这种人,韩朴才懒得理会,甚至把对方的拍卖搞砸,有种舒爽的感觉升起。

虽然第二件拍品流拍,可拍卖会依然还在继续。

拍卖师章鹏镇定了下心情,又开始介绍第三件拍品。

这一次的拍品是一副古代字画,由两名礼宾小姐小心翼翼的从盒子当中取出来,再小心翼翼的打开,展现在了众人面前就是 一副长达两米多的山水画轴。

这幅山水画层次相当分明,山石嶙峋但不险峻,远远看去铺面而至;树木山泉则浓墨深浅不一,给人一种林木随风、山泉叮咚的动态感觉,可见这幅山水画的作者绘画功底十分的扎实。

拍卖师章鹏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不妨猜一猜,这件拍品的作者是谁?”

随着这幅山水画轴的特写图在大屏幕上出现,画轴的细节越发的明显,其中作品落款的印章就被眼尖的人注意到了。

“我好像看到了张择端的落款了。”

有人喊了出来。

“我也看到了,上面写着正道印三个小篆,应该就是张择端的落款。”

又有人喊出来。

但随即反对声就响起来。

“谁说署名是张择端的就一定是张择端的画作了?我看十有八九就是伪作。”

“对。除了传世的《清明上河图》之外,张择端的真迹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尘烟当中。”

“对呀。不可能是张择端的。”

看到竞拍者们纷纷开口说话品评,拍卖师章鹏微微一笑,一切都如自己所料。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又是是有争议的,反而更容易卖出高价,这本身就是拍卖的一种套路。

“女士们,先生们,请大家安静一下,我接下来就要给大家揭示这件画作是否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真品。”

争论声一下子停息下来,大家都看着台上的拍卖师。

章鹏指着那幅山水画轴说:“相信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副假的,伪作,托名画作。我们的藏家自然也曾经有过种种怀疑,因此请了业界内的数位大师级人物对这幅画作进行过仔细的鉴定,请大家看大屏幕。”

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鉴定书的特写照片,上面几个龙飞凤舞的名字标示了这幅画作确实是经过了几位古玩书画鉴赏界大佬们的统一看法,说明了这幅山水画轴确实是真品。

凡是在古玩界有些知识储备的人,几乎都认识那几个签名,知道他们的权威在业界内不可撼动。

“哇,真的是张择端的呀?”

“这么说,老值钱了吧。”

“起拍价多少,拍卖师,别卖关子了,开始吧。”

人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也正好落入到了章鹏的套路里。

章鹏正准备开口报出拍卖的底价的时候,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韩朴。

刚刚人们都出言说话讨论画作的真伪,但是上一个拍品表现活跃的韩朴始终一言不发,这让拍卖师的心里有些发毛。

看到拍卖师看向自己的目光,韩朴微微一笑,站了起来。

章鹏的心立马就咯噔一下子,心说,你不要站起来呀,你站起来干嘛?

韩朴站起来还没有说话,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谁让韩朴刚刚对关公玉雕像一针见血的鉴定给了人们太深刻的印象呢。

韩朴大声地说:“我很赞同几位鉴赏大师联合写下的藏品鉴定书,这幅大气磅礴的山水画轴确实是北宋年间张择端的画作。”

章鹏提着的心一下子就落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说的话对此时的拍卖有着一锤定音的力量。

众人听了之后,有赞许的,也有反对的。

“年轻人,大家都知道,张择端的画作遗留在世的只有两幅,一副是《清明上河图》,那是国宝,藏在故宫;另外一副则是《金明池争标图》,收藏于津地博物馆。此外,这么些年来,都没有过张择端的画作出现,你怎么就能断定那是张择端的画作?”

发出疑问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衣冠楚楚,手中拎着一个拐杖,看着很有书香气。

韩朴对着那老者微微躬身,说:“相信这位老人家一定对刚才说的那两幅张择端的画作有所了解,那就应该知道郑则断画法的特点,他的运笔,架构,着墨,落款等等,就如一个人的笔迹一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个人痕迹。那几位专家之所以断定这是张择端的真品,应该是从这些方面来一一考量的吧。”

“再有,我相信也对纸张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