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杀他们的人又是谁?”
容辞冷眸紧逼的问着,他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个众人眼中饱受爱戴的城主要伤害他的子民?
这完全是一件逻辑无法自洽的事情。
霍俞风在雾城也做了有将近三十年的城主,这些年里,他做了很多为民考虑的事情。
甚至一度减少自己的开支,将省下来的钱都支给了城中贫苦人家。
若这些都是作假,一个人可以如此严谨的伪装十几年吗?
最后他伪装的目的就是要包庇凶手,杀死这些无辜的平民百姓?
听到容辞的质问以后,霍俞风才迟缓的抬起头来。
“凶手昨日已经被我放走了。”
随后他看向摄政王,开口问道:“摄政王可还记得几年前平复的那个小国上邶?”
上邶?
对于这个小国他还是有些印象的。
当时在宗陵国动荡之际,邻国的一些小国就趁机侵略周边疆土,想要分一杯羹。
上邶就在其中。
这个国家在宗陵国的西南方,虽没有紧挨着雾城,距离也是十分近的。
夜肆沉示意他接着说,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他选择抛弃城中无辜百姓的性命。
霍俞风的思绪就回到了过往。
原来霍俞风与上邶的一位副将是多年的至交。
那位副将名为燕无楼。
在宗陵国和上邶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之时,他们时常书信往来。
尽管燕无楼才二十出头,霍俞风将近五十。
人生在世,识数十人,交二三子,取一瓢饮。
能得遇一知己,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他们的相遇是因燕无楼听闻雾城是烟雨美景之地,他得闲就来到了这里。
当燕无楼路过雅湖时,就见到了一帮学问之人在辩论着“何为友,何为敌”。
他很早就听说过雾城的学术氛围很浓厚,这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就在这时他听到有人说着,“敌国之人当尽杀之”。
燕无楼下意识的就高声反驳着他的观点。
“非也,并非敌国之人皆为可杀之人。”
那人就与他辩论起来。
“妇人之仁,既已为敌,如何杀不得,何故心慈手软?”
燕无楼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想法,“刀剑相向之人则为敌,其他则为友,敌友只在战场之上”。
他在说这话时,坐在不远处小亭里的霍俞风就全听见了。
不禁点了点头,那位年轻人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之后的辩论他越听越想要结识认识一下燕无楼。
他也这般做了。
“这位小友请留步,不知能否有幸请你喝一杯茶?我对你刚才的观点很是认同。”
燕无楼为人向来爽快,应下了他的相邀。
这一聊,他们二人在湖边的小亭中从白日不知不觉间畅聊到了夜幕降临。
纵使这般,谁也没有想要离开的意思。
从一开始的敌友论辩聊到了当今天下,也聊到了诗词歌赋、天文地理……
自然而然的他们结为了忘年之交。
在雾城的这些时日里,燕无楼经常会来城主府做客。
也会经常去帮助一下雾城当中的百姓。
哪怕他是上邶人,这些国家之间的隔阂并没有阻隔掉他认为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真心。
在之后燕无楼离开了雾城,国家需要他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陵国和上邶经常会发生矛盾冲突,愈演愈烈。
直至在宫中剧变之时,战争还是要发生了。
燕无楼作为上邶国的副将,这天领兵行进至雾城。
他并没有急着交锋。
因与雾城的城主是至交,他不愿意选择最血腥残酷的方式,交战只会造成大片的生灵涂炭。
此行的目的是来免战的。
他孤身一人进入了雾城,最后他与霍俞风愉快顺利的达成了协议。
“路上小心,一路顺风。”
“好。”
因霍俞风还有一些事务要处理,就与燕无楼在城主府门前告了别。
本以为他会安全回上邶,谁知燕无楼竟在城门口遭到了暗算。
“你们在干什么?!”
等霍俞风听到消息赶到城楼上时,俯瞰看到的就是一幅心惊的场景。
城楼上的数支弓箭手都齐齐的指向底下被围攻的燕无楼。
他如今已身受重伤,情况很糟糕。
下意识的,霍俞风就想制止眼前的局面。
“城主,他是敌国的副将,应当铲除!”
“城主不可心软啊!”
城内围观的百姓也起哄着,“杀了他!杀了他!”
因众人的劝阻霍俞风迟疑了片刻,等他再想说些什么时,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