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长安,紫宸殿。
圣人李纯收到内卫的密信,正在打大发雷霆,王守澄在一旁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出。
“卢源是怎么干的,居然让大火烧了南市。”
“吕元膺在干什么?为什么还没见到他的奏报?”
此次南市火灾遭受的损失极大,不下于河阴转运院被焚那次的损失,虽说货物是商户的,但是最后受损失的必然还是大唐,毕竟南市发生大火,如果不能尽快查清失火原因,谁还敢来南市做生意。
“圣人,臣裴度求见。”殿外传来裴度求见的声音。
“裴爱卿请进。”李纯听是裴度来了,让他进来,并安排王守澄去门口迎一下裴度。
裴度本来已经睡下,接过小宦官来传旨,称圣人召见,并带来了一封书信,信上称东都南市西坊被烧,目前失火原因不明,但损失极为严重。
裴度在路上看过信,此时见李纯神色,便道李纯极为震怒。
“爱卿,如今洛阳南市西坊发生大火,损失惨重,朕想听听你的意见。”李纯见裴度到来,强压怒气问道。
裴度坐下后,说道:“禀告圣人,臣已看过书信,南市被焚,目前还不清楚是大意失火还是有人纵火,但发生如此大的事情,朝廷应派人前往调查,以防有奸人做轨。”
李纯闻言,觉得裴度说得有理,自己之前确实着急了下,缓了口气说道:“爱卿说得及时,爱卿可有合适人选?”
裴度说道:“东都留守和洛阳市署令还没有来奏报,臣觉得可以让内卫桑统领派人暗中查访,待收到东都留守和洛阳市署的奏报后,朝廷再根据实际情况派遣有司前往调查,不知圣人以为是否可行?”
内卫毕竟是皇帝手中最隐秘的牌,非朝廷最得信任的大臣不可知,如果洛阳奏报未知,长安朝廷便派人前往,极有可能暴露内卫监视天下的秘密,这也是李纯不想看到的,当下同意了裴度的建议。
“爱卿,最近不少大臣建议朕立皇后,不知你有何意见?”
裴度闻言,低声回奏:“圣人,臣是外臣。”
李纯闻言,看了一眼裴度,笑道:“爱卿,你也是只老狐狸啊。”
裴度向李纯微笑道:“圣人,臣不是狐狸,此乃陛下家事,自然由圣人乾纲独断,外臣不容议论。”
李纯听裴度如此说,彷佛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轻声说道:“郭贵妃已然是贵妃之尊,儿子也已经是太子了,如今还要皇后之位,朕也很为难啊。”
裴度知道李纯说的是郭贵妃娘家势力太大,李纯不封其为皇后,自然是不想郭家势力更大,但朝臣百官的不断进谏也让李纯很是头疼。
但这是自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自郭子仪之后,郭家与皇族互相通婚,势力早已经根深蒂固,岂是拒册皇后就能削弱其势力的?
裴度瞥了一眼王守澄,轻轻对李纯说道:“圣人,只要削平不臣藩镇,还大唐一片盛世,所有不同的声音都会烟消云散,还请圣人忍耐。”
李纯知道,也只有削平不臣藩镇,不断加强皇权,增强自己的威信,才可以摆脱权臣势力。
“爱卿,太子昨日向朕禀告,说想去东都拜访安顺。”君臣二人之间说话间,李纯突然说道。
裴度一愣,问道:“太子要去东都?”
李纯将手中的密信交给王守澄,吩咐王守澄去放好,王守澄离开后,李纯轻轻对裴度说道:“是的,昨日下午,太子进宫拜见贵妃,曾向朕禀告,说想去东都拜会安顺公主。”
裴度闻言,沉吟说道:“太子探望姑母,自然也是一番孝心,但自安史之乱后,已数十年未有皇帝和太子驾临东都了。”
李纯冷声道:“孝心?如今国事繁重,太子本应为朕分忧,但。。。”
不等李纯说完,裴度打断李纯的话音,说道:“圣人,既然太子想去洛阳,臣倒有一些想法,不知是否妥当,还请圣人决断。”
“爱卿但说无妨!”
裴度捋了捋这些日子渐渐发白的胡须,说道:“太子既让想去东都探访公主,不如就圣人直接下诏让太子代天巡狩东都。"
“代天巡狩?”
李纯闻言,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又觉得裴度必然不是无的放矢之人,继续问道:“爱卿此言怎讲?”
裴度知道李纯必有疑虑,正色说道:“圣人,太子代天巡狩有几大好处。”
李纯闻言,点头示意裴度继续说。”
“其一,如今东都不大太平,时有淮西叛军骚扰洛阳周边县镇,导致东都人心不稳,太子此去,可以着其适当劳军,必可稳定洛阳人心。”
“其二,太子代天巡狩,体现天子与太子之间的父子亲情,太子顺道探访姑母,体现皇室孝心,和睦之情可以表率于天下。”
“其三,洛阳南市发生大火,可以责令太子一并调查,有太子坐镇,再派遣干吏前往,必然能将失火案调查得清清楚楚。”
“最后就是,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