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西坊被焚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天一亮便飞遍了整个洛阳城。
此次南市西坊被焚,被烧毁祆祠一座,店铺近百间,丝绸近万匹,其中有“寸锦寸金”之称的上好蜀锦千余匹。
东汉末年刘熙所著《释名》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大唐开国至今,也一直是钱帛并行,帛既是丝绸。天宝年间,九匹粗制丝绸制品“大练”就能够交换西域次上马一匹,而次马和下马分别只需要八匹和七匹“大练”就可以交换到。可想,近万匹丝绸的价值是何等巨大。
南市被焚第二天,周市令就赤身背负荆条跪在市署令大堂,卢源根本来不及理睬他,不断安排人员扑灭余火、统计被焚物资明细。
洛阳县令许慎和金吾卫将军和负责维持南市商户的秩序和勘察火灾现场。
而昨夜的大火并没有对武翊黄的事情造成影响,昨夜发生大火时,武翊黄正在城西洛河边的洛神庙。
从洛州狱出来后,武翊黄就去城西洛神庙寻找杨进、李再兴二人。
洛神庙位于洛河南岸,供奉的是洛神,自安史之乱以后,洛神庙逐渐荒废,香火不再,成了在洛阳游荡的乞儿的安身之所。
见到武翊黄,杨进和李再兴很是惊讶,杨进问道:“武大哥,您怎么来了?”
武翊黄看了看破败的洛神庙,里面还来乱七八糟的躺着七八名乞儿,武翊黄笑道:“怎么,不欢迎我来?”
杨进闻言,急忙说道:“不是的,只是这里又脏又乱,不是武大哥这样的贵人来的地方。”李再兴闻言,也赶紧点头。
武翊黄招呼两人靠近点,说道:“我见到元兄了。”
“真的?那太好了,元大哥怎么样了?”李再兴显得很是兴奋,急忙问道。
武翊黄招呼两人在洛神庙门外的空地上坐下,将自己见到的元千城的情况告诉了二人,但没有告诉他们关于宝藏的事情。
“元兄说他很好,让你们不用牵挂他。”
“元大哥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杨进、李再兴高兴说道。
武翊黄将元千城委托他照顾二人的意思委婉的表达了出来,二人显得虽然很是高兴,但你却犹豫不决,不敢答应。
“武大哥,我们都是乞儿,到您府上可能不是很方便?”沉默良久,杨进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武翊黄闻言,问道:“二位兄弟,你们天生就是乞儿还是?”
李再兴大声说道:“当然不是,我们都是城外的山民,去年遭了山贼,又遭了大旱,才流落到洛阳为乞丐的。”
“那不就对了,放心,二位兄弟只是暂时住在我那里,等元兄出来之后,你们自行决定去留即可。”武翊黄对杨、李二人说道。
二人相视一眼后,点头答应了武翊黄的建议。
此时已经是半夜了,武翊黄自己倒是没什么,但是带着二人穿街越巷实在是不妥。杨进、李再兴当即邀请武翊黄在洛神庙休息。
杨进、李再兴自然是没有什么吃食的,好在之前从安顺公主府得的赏钱还在,杨进趁夜向附近的渔民买了两条大鲤鱼,借了一只干净的碗,回来熬了一锅汤。扑鼻的香味顿时充满整座洛神庙,一群本就饥饿难耐的乞儿顿时纷纷围了过来。
“二位兄弟,之前听你们说,你们对洛阳的很多消息都很灵通,不知道是也不是?”武翊黄接过李再兴递过来的一碗鱼汤,喝了一口,只觉一股鲜美之味直达胃部。
“这不是我吹牛,我们虽然是去年才到洛阳的,但洛阳的大小消息我们都大概知道一些,即使不知道的,也可以向其他乞儿兄弟们打听。”杨进说罢,朝围在身边的乞儿看了一眼。
武翊黄看了一眼周围的乞儿,突然心里泛起一个想法,五一晃说道:“二位兄弟,我看各位兄弟也饿了,不如把鱼汤分给大家一起喝如何?”
本来在洛神庙里居住的乞儿之间都是熟络的,杨进、李再兴闻言,赶紧让乞儿去取自己的破碗来。汤很快分完,武翊黄发现每人分到的不多,摸出钱来,让一名乞儿再去购买几条鱼来。杨进要抢着付钱,拗不过武翊黄才罢了。
十来人,围坐在一锅鱼汤四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第二日,武翊黄带着杨进、李再兴返回自己的住所。
三人一路走来,只听路边的人都在议论昨夜南市大火的事情,武翊黄很是好奇,南市作为洛阳最繁华的坊市,日夜有人巡逻,防火措施十分严密,怎么会发生大火呢。
路上,发现几名百姓正在议论南市大火的事情,武翊黄悄然驻足,运功于双耳,站在不远处仔细听。
年老的那名老人说:“听过南市昨夜的大火烧了不少店肆,还烧死了人啊。”
“何止是烧死了人,烧死了几十呢。”
“造孽啊,怎么会失火呢?这得烧毁多少财物啊?”
“谁知道呢,不过,听说可能是有人纵火。”
“纵火?不会吧,谁敢在南市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