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成德上书(2 / 3)

明月满长安 洋芋箜饭 4607 字 2023-01-24

,我成德并未指使,下官有一建议,不知道应不应讲?”尹少卿认为王承宗应上书自辩,切不可默认刺杀一事。

尹少卿轻咳一声后,缓缓说道:“大人,我等可以将张晏等人的家眷抓起来,送往长安,就说张晏等人擅自做主,刺杀朝廷重臣,绝非我成德授意,如今擒得凶手家眷,请朝廷处置。”

话音未落,大将王庭凑立马反对:“大人,张晏等人为了成德大业,已经搭上了性命,如今还要将其家眷送往长安,恐今后再无人愿意为成德卖命。”

尹少卿笑道:“王将军所言有理,但却迂腐了。”

王庭凑见尹少卿说自己迂腐,心下气恼,问道:“尹先生此话何意?”

尹少卿不管王庭凑的情绪,向王承宗说道:“大人,知晓成德指使张晏派人刺杀武元衡和裴度的人均是大人在座的心腹,如今张晏已死,只要我等不说,有谁能证明张晏是手成德命令着人刺杀武元衡的呢?即使有所怀疑,也无证据可以证明。”

王承宗见尹少卿所言,心有所动,但这种卸磨杀驴的事还是觉得有点做不出来。这时,王承元说道:“尹先生,这样做,恐怕有卸磨杀驴之嫌,恐有损成德人心。”

尹少卿见是王承元,倒也不敢嘲讽,解释说道:“这样做也是为了成德好,如果被坐实成德指使刺客刺杀当朝重臣,将来,万一成德和朝廷闹僵,成德将失去大义名分。”

王庭凑还想再说,王承宗制止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诸位大人也好好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妥善法子处理,具体怎么处理我也还要再想一想。”

王庭凑知道王承宗对尹少卿的方案已经意动了,当下轻叹一口气,不再说话。

散会后,王承宗将尹少卿请至节度使衙门后堂,王承宗开门见山道:“尹先生,张晏之前来信称,已经将武元衡和裴度杀死,我还特意奖赏了他,如今却要抓他们的家眷,我担心闹得成德人心惶惶。”

尹少卿明白王承宗的担忧,不过他有自己的建议:“大人,张晏那边,当时他汇报刺杀成功后,我等并未与书信与他,如今着人快马赶上,应该能将赏赐截回来。”

王承宗恍然大悟,立刻唤来亲卫,着人去追回赏赐。

尹少卿继续说道:“大人,长安那边并无实据是成德指使张晏刺杀武裴二人的,咱们做个姿态,无外乎是麻痹长安罢了。再说,张晏在时,对大人就有所埋怨,去了长安后,更是与王士平等人眉来眼去,对成德已经是阳奉阴违了。”

王承宗还是不敢下决定,问道:“今天你也看到了,王庭凑等大将反对我擒拿张晏等人家眷。”

尹少卿环顾了眼,压低声音,说道:“大人,王庭凑等将军的兵太多了些。”

王承宗爷爷王武俊曾是节度使手下大将,后取而代之才成为承德节度使,王承宗听尹少卿话语,便知他的意思。回头想来,自从前些年王庭凑等大将协助自己打败朝廷之后,越发跋扈了,如今听尹少卿说来自然是心里更不痛快,冷哼一声,说道:“尹先生,还是说回正题吧。”

尹少卿继续说道:“大人,如今朝廷正和淮西开战,我等正可左右逢源,坐收渔翁之利,没必要在此时从明面上与朝廷闹翻。如今朝廷和淮西战事焦灼,我成德正可两面获利,区区几个家眷不值一提。”尹少卿顿了顿,似乎思考了一下,继续说:“至于成德人心问题,大人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兵权在手,翻不起大浪来。张晏等人世受成德大恩,却办事不力,将成德置于险地,如今擒拿其家眷,即使他还或者想来也没脸说什么。”

王承宗沉默半晌,显然是在权衡利弊,尹少卿也不催促,任王承宗斟酌。

半盏茶功夫,王承宗沉声道:“先生说得有道理,张晏办事不力在前,供认成德在后,既然张晏不仁,就别怪我不义。”

“大人英明。”尹少卿恭维了一句。

王承宗看着尹少卿说道:“如今张晏等人出事,我成德好不容易在长安重建的情报网便被连根拔起,导致我等无法及时知晓长安发生的事,可如何是好?”

尹少卿思考了一会,说道:“大人,如今朝廷宣布断绝朝贡,必然不会允许成德再建进奏院,且大人在长安为官的亲眷均被贬黜,导致大人耳目尽失。如大人想要重建耳目,尹某虽有一计,可供大人决策。”

“先生有何良策?说来听听。”此番成德与朝廷闹僵,难保不会兵戎相见,为保能时时掌握朝廷动态,王承宗急于重建情报网。

尹少卿为难道:“良策不敢称,为今之计,只有以派人质入朝为名,可派亲信随之入长安伺机行事。”

“派人质?”王承宗低声呢喃,然后说道:“我只有知感、知信两子,且均年幼,如今与朝廷关系未定,入朝为质太过凶险,先生可还有其他计策?”

尹少卿笑道:“大人,入朝为质并不是一定要子侄,必要的时候,兄弟也是可以的。何况是成德主动派人入朝,朝廷必然不会在意是子侄还是兄弟的。”

“先生是说以承元入朝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