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我下定决心南下,将长乐托付给我父母后,就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总而言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阳光笼罩着太子府,屋脊上的鳌鱼和关门洞口上的朝阳双凤都好像在喘息一样。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我去了趟丞相府,拜别了我的父母,我的长乐,带着小秋和小冬两姊妹就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长乐抱着我哭的稀里哗啦的,我本不想哭的,可面对长乐如此小的年纪,就要面对娘亲的分离,我是于心不忍的,可我没有办法,我没办法,生活推着我往前走,如果,如果,太子登基后,就先拿将军府开刀呢?
毕竟功高震主,我舅舅在大盛民众心中的威望远高于大盛王室在民众心中的威望,再加上丞相府是我的母家,而我父亲又出自崔氏,世家大族,这些无疑都是太子最恨的。
太子心思缜密,是常人所不能及的,再加上我无意守着太子匆匆忙忙的过完这一生,所以,我必须努力,努力到无能为力,为自己活一次。
其实这次南下,我也有我自己的私心,因为我自己也想去南边看看,自出生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在清河待了十几年,盛京待了几年,也够了,也该出去走走看看了,这一生不能就这样糊糊涂涂的就过了。
我一直往南走,天气也越来越暖和,北方人都说南方四季如春,其实当我到了长江以南才知道,也不是四季如春嘛,人家当地人说的,也有春夏秋冬,只是夏季格外的长些,冬季比夏季会短些。
不像我们北方那样,冷的时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南方人说她们的冬季是银装素裹的,山上面会垫起一两层薄雪,不是特别的厚,更不像北方那样能有一两米那样。
南方的夏天也不像北方那样,短暂而热烈,南方的夏天很是热,常常是伴随着暴雨的,闷热闷热的,就像把你人放在蒸笼上炙烤一样,比干热更要人命,夏天一出门,身上的衣服就会被汗水浸湿,所以南方人夏天一般都是着薄纱,看起来飘飘欲仙的。
【..........................................................分界线.........................................................】
越往南走,也就越温暖,我和小冬,小秋到达南蛮的都城,蜀都时,已是立夏时节,这里倒是格外的热,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如雨的。
这里的人都不说官话,说的是当地独有的方言,“咋子嘛”,“啷个了嘛”,“儿豁嘛”......带着语气词,说起来就有一种道不明的情绪混合在里面,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
很奇怪的就是,我们说的官话,他们能一字不落的听懂,而他们说的话,我们却是一知半解的,如果语速一快,那更是噼里啪啦一大堆,听的雨里雾里的。
这的人都格外的热情,客栈老板见我们是三个外地来的姑娘家,就给我们推荐哪哪的东西好吃又便宜,拉着我们很热情的说了好些话。
小秋是个馋嘴的姑娘,老板娘就将当地的特产——灯影牛肉推荐给小秋了。
在小秋的洗脑下,我们决定去尝试一下这个灯影牛肉,据说牛肉放在灯下,能透过灯光,看见灯影,不过是真是假,要吃到看到才知道。
据传,此菜是八十多年前,冀州一阙姓艺人来以做腌卤牛肉谋生,但生意萧条,只好锐意求新,创制成一种薄片状的牛肉干。每当黄昏来临,他就在闹市设摊,专售此种牛肉干。为招来顾客,特在食摊前张一又大又薄的牛肉片,后面点一盏油灯,映得牛肉片又红又亮,灯影依稀可见,十分吸引过路行人。尝之,麻辣脆鲜,人们呼之为"灯影牛肉"。从此,远近闻名,生意越做越兴旺。流传至今,名不虚传。”
小秋两眼放光,小嘴微张:“真的吗?真有这么神吗?感觉好好吃的样子,比漠北的牛肉干还好吃吗?小姐你知道这个灯影牛肉是怎么做的吗?”我感觉现在小秋满脑子都是灯影牛肉了。
我和小冬小秋顺着老板指的路线,走出客栈,老板好心,还店里正巧也不忙,就叫了个小厮带我们,小厮边走边给说着灯影牛肉的制作方法:“选用牛后腿上的腱子肉,去除浮皮保持洁净(勿用清水洗),切去边角,片成大薄片。
将牛肉片放在案板上铺平面理直,均匀地撒上炒干水份的盐,裹成圆筒形,晾至牛肉呈鲜红色(夏天约十四小时左右,冬天三、四天)。将晾干的牛肉片放在烘炉内,平铺在钢丝架上,用木炭火烘约十五分钟,至牛肉片干结。
然后上笼蒸约三十分钟取出,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片,再上笼蒸约一小时半取出。炒锅烧热,下菜油至七成热,放姜片炸出香味、捞出,待油温降至三成热时,将锅移置小火灶上,放入牛肉片慢慢炸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