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子西的难题(1 / 3)

公元前518年八月七日午时,虎骑卫驻地。

“报!公子,大都督有紧急军情奏报!”

“唔?长卿那边难不成有什么变故?”子西心中存疑,撕开封皮认真查看,脸上颜色骤变,“传令虎骑卫全军收拾行囊,一刻钟后村口集结!”

“诺!”

子西手中攥着密报,心思翻腾:长卿的分析很有道理,若是雷氏与七闽勾结,确实很有可能来一出围魏救赵,迫我回援根基之地。但是贸然回援又可能陷入全面被动,不回援...却不知子聪能不能坚持的住,数倍之敌又是雷氏精锐,不是青田、瓯江那种土兵可比。雷氏擅竹弓,这批精锐想必人人挂弓,一万甚至更多的弓箭手攻城,会造成什么样的伤损还真不好说,万一敌军纵火箭入城,更是令人防不胜防。唉,这次终归是大意了,雷氏一族存续数百年,怎会没有智者没有杀招啊。

“公子,全军集结完毕,您看?”

门外周恕抱拳询问,子西只好暂时放下心思,率领虎骑卫先回瓯江周擎大营。一路上子西并不多言,此时军情未明,只有孙武、文种的分析判断,告知士卒徒增不安,实为不智。

当日傍晚,三百虎骑卫入了大营,子西立刻召集诸将议事。

子西将孙武密信给几位将领传阅一遍,见几人神色各异,不过众人疑多于惊,想来是不相信雷氏能有此谋。

“唔,说说吧,大家对长卿、子禽的分析怎么看?”

帐中子西之下最高统帅就是周擎,只见他缓缓站起,拱手一礼道:“公子,非是末将不信任大都督的判断,只是我与那雷王相争十数载,向来都是直来直去,从不曾见他用过什么计谋,何况按大都督所言,雷氏这次联合七闵,这...这不太可能,因为七闵虽然确有实力,但七族不合,常有争端,就似我与那雷王,近邻之间不仅没有多少和睦,反而经常因为各种小事闹得兵戎相见,要说他们八方势力联合起来用兵...难啊。”

周恕也站起来点头道:“是啊,我们过去虽然与七闵鲜有交道,但从过去的种种传言来看,七闵联军确实不大现实。雷氏与七闵也只有一两族交好,他也没必要与所有七闵保持良好关系。”

周擎、周恕作为瓯越原主,对附近其他百越各族肯定较之子西等人更为了解,他们的话自然令在场其他的将领更加信服。

“二位将军所言有理,末将也觉得不太可能。虽然雷氏的一万援军确实不知所踪,很可能是绕道闽越地界偷袭潜龙城,但他们的战力并不足以很快攻破城池,有武惠大人还有屈荣将军在,只要我们加快原计划实施,彻底吞并楠溪、磊石,再打垮瓯江大寨,诸部有序回援,潜龙城必然万无一失。”

子西看了看说话的耿文没有说话,复又低头翻看孙武的密信,信中提到一点,让子西不得不反复思量:盘氏前车之鉴,恐七闵亦心有惧意,再有雷氏许以重利,七闵未必不会放下往日争端,先亡我等以图长远。

是啊,之前拿下瓯越盘氏,改制虽然成功,但四周旧贵族听闻以后,必定心存恐惧,特别是百越旧贵族,他们的权力其实比中原贵族的权力还大,中原贵族无故殴杀平民还要给罚金,可这里的所谓族老、寨主、越王,杀了本族平民根本没有任何后患。但是子西新策触动了他们的利益,甚至是彻底瓦解了他们作为贵族的大部分特权。在这一点上,就很可能造成他们联合起来,欲除子西而后快,这也是为什么子西接到密信,果断放弃原定计划火速回瓯江的原因。

子西正在踌躇不定,诸将也在议论纷纷。忽然帐帘掀开步入一人,子西瞧见来人心头大喜。

“子禽,你怎么来了?”

文种先给子西施了一礼,又对帐中诸将点头示意。

“公子,大都督与我一番商议以后,恐一封密信不能详述利害,故此我只好将东线之事托付大都督,自己亲自跑一趟了。”

“哈哈哈,来得好。来人,给子禽看座。”

帐外侍卫搬来椅子为文种添座,文种施礼坐下,开口问道:“公子与诸位所议者何?”

子西身边肃立的茂才将刚才所议复述给文种听,文种听过,眉头微皱:“公子,文种并非想驳斥诸将,但从目前来看,我们该考虑的是如何避免被动作战,商议七闵到底出不出兵没有多少意义。”

周擎面露不悦道:“大都督信中不是反复提到雷氏很可能与七闵勾结,联军偷袭潜龙城吗?诸将肯定先要议一议这可能性有多大,万一他们没有勾结,我们现下的部署就不必有什么调整。”

“这位将军是?”

“天策卫指挥副使周擎周将军。”

文种刚到潜龙城便随武作义出征楠溪,西线诸将都未相识。

“周将军请了。请问周将军,我方可有探马回潜龙城?”

“那自然是有的,公子得了大都督的密信马上就派人回潜龙城确认现下情形了。”

“嗯,既然如此,七闵到底出没出兵,不日就能清楚,那又何必再议?”

周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