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18年八月六日下午,潜龙城军机处。
“报!武尚书,潜龙城西发现大批不明身份的军队!”
武惠正在军机处与范蠡等人计划起运粮草、派遣农耕熟手、匠人等事,门外一侦缉兵背插令旗来报。
“什么?”众文武闻报大惊,军机处大厅中一下子炸开了锅。
武惠经过短暂的错愕,强令自己镇静下来,望向身周惊慌不安的众臣,皱了皱眉,高举双手呵斥众臣安静,待厅中静下,他才开口询问道:“来敌有多少兵马?”
“回武尚书,怕不有数万人马。”
众臣更是心惊,皆面面相觑。
“嗯,知道了。速去探明来敌实情。”
侦缉兵抱拳退下。武惠从座位上站起,扫了众臣一眼,见大家面上多少都有些紧张,唯有范蠡面无惊色。
“范大人,可有何主张?”
范蠡没想到自己刚来,尚无多少建树,有些意外武惠第一个询问自己。但他马上站起身来,长揖一礼道:“武大人,在下刚来不久,诸般事宜并不熟悉。但,既有敌军来袭,除了弄清来敌,我们还应该坚壁清野,收拢城外百姓,另外当速报公子,请公子速速挥军来救。”
“嗯,范大人所言有理。假叔,你主户部,收拢百姓的事就麻烦您老了,务必将城外散落的百姓用最快的速度有序迁入城内。”
“诺!”武假拱手出厅,马上叫来僚属安排诸事。
“易侍郎,武侍郎,请二位速回通政司,命令暂停粮草起运等事,马上开武库,派人往城上运送守城器械。”
易大、武熊亦拱手离去。
“耿侍郎,城内惊闻来敌,我恐百姓不安,麻烦你从刑部抽调人手,配合巡城司安抚百姓,若有宵小生事,非常时期行非常手段,你酌情特办。”
“腾儿,你去找孙将军,命令全体神策卫上城待战。景指挥,请调城中所有锦衣卫一同守城,同时请侦缉司派三路人马分别给公子、大都督还有武作忠将军送信。”
众臣在武惠的安排下紧张忙碌起来。
范蠡想了想,拱手问道:“武尚书,我见城中有烽火传讯,你为何不令人燃起烽火求援?”
武惠正要赶往西城亲自察看来敌情形,闻言止步道:“范大人,城中烽火传讯虽然迅捷,但此刻燃起比不燃要稳妥。一则周边村寨兵马不多,又被抽调主力去了雷氏地界,即便燃起烽火也不会有兵马能援。二则城中百姓也知,烽火燃起必有大事,敌军刚至情况不明,贸然燃起烽火百姓心中难免恐慌,不利守城。”
范蠡很快想通其中关键,不再言语。
“范大人留驻内城,帮耿星安抚百姓吧。你非武人,城头攻防流矢翻飞,莫要伤了你。”
武惠说罢疾步回府,换了甲胄,策马急奔外城城西望楼。此时的潜龙城因人口激增,原先设计的城郭面积不足,于是在原城基础之上再筑了一圈外城,其中南面城墙己临近大溪江畔。
城头上,都指挥使屈荣和神策卫指挥使孙横已经到了,武惠与之简单见礼。
“子畏,现在情况如何?”
“子聪莫急,虽说听来敌军势大,但我们周围并没有什么强大的诸侯国,而且公子的身份未漏,楚国不会无故派兵,何况吴楚之争渐趋炽烈,吴越两国近几年也是争斗不断,吴越两国此时也不会插手。所以这敌军十之八九是雷氏,无碍的。”
武惠听了屈荣的分析,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之前因为大意差点让武家村覆灭,这次敌军来袭,最紧张的其实是他。
“嗯,这么说来,敌军只是人数众多,想来战力不高,也不会有多少攻城器械吧?”
“那是自然。”
二人说着,侦缉兵再次来报,查来敌乃是雷氏和另一支百越人,敌军约有两万上下,预计半个时辰之内就能抵达城下。
“另一支百越?会是谁?”
“回将军,只是从服饰上看出区别,具体是哪支尚不清楚。”
在一边沉默不语的孙横忽然开口道:“我听家兄说过,这百越之地,除了瓯越还有闽越七闵、俚僚等族,要说雷氏可能勾结的应该就是闽越人,俚僚和闵越这些年来多有龉龃,若是俚僚人,闽越是不会让他们随意通过自己领地过来与雷氏勾结,况且俚僚较远,时日上来看也不太可能在此时出现在这里。”
“孙将军说的有理,十之八九是如此了。不知孙将军对这闽越知道多少?”武惠见弄清来敌面目,不过是百越土兵,心中稍安。
“末将也只是听家兄说过一些,不算多了解。闽越主要是指七闵。凤栖之畲家,三山之蜑户,剑浦之高山,邵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芝之南太武,汀赣之山越,此七族称七闽。按理说七闵互不统属,各大族之间偶有争端,此次不知雷氏许了什么好处,他们七族居然合并一处。”
“嗯?为何孙将军断定不是其中一二,而是七族之兵?”
“武大人,且不说七族精锐不过数万,单独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