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下都感受到了这次任务的艰巨和重要。
跟随周平等人回来的小男孩,自从回到家里以后就站在角落里,一动不动的,就连妇人昏倒也没有其他的动作。
周平觉的奇怪便多看了一眼,这才发现地上多了一双脚,原来男孩的背后还藏着一个人。
看那小脚丫,应该是一个小女孩。
周平让小五从外面的人身上把随身带的水袋,拿了两出来。一个直接递给了陈三,拿着另一个走到小男孩面前。
“我请你和你妹妹 喝水,放心,我们是好人!”周平用以后哄侄女的语气说着。
男孩抬头望着周平,犹豫着,不知道该怎么办。
其实男孩虽然小,路上周平和陈三说的话也都听到了。可是他还是担心,担心这群官差把自己的妹妹带走。
“瓜娃子,大人是好人,是来帮助咱们的。”陈三上来就是一巴掌,呼在了男孩的头上。
男孩也不哭不闹,只是又看看周平,这才慢慢的侧过身,露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到众人都在盯着她看,小女孩慌乱的又赶紧躲到了哥哥的身后。
周平将水袋,塞给男孩,也不逗他了。
转头对着陈三说道:“老乡,领着我们在你们村里转转吧,顺便给我说说你们这旱灾的情况。”
于是一行人便向着村里走去,如同进入广南东路时一样,周平又开始这走走那看看,不时还会在一些地方系一个布条做标记。
据陈三说,这个村子叫东方村,村民经常唤东方子。不知因为啥这样 叫,口口相传很久了。
村里共有人家17户,大多是亲戚关系。其中有5户“逃荒”去了,周平他们来的时候去的第一家就是逃荒去的,所以周平他们在家里啥都没有发现。
现在村里的12户人家,60多口人,只能依靠那一眼泉水活着。
陈三带着大伙来到了,村里人赖以存活的泉水旁边。
泉水位于原来的河床旁边,现在河水断流了,河道干涸。
泉水的旁边搭着一个窝棚,待周平等人走近后,窝棚里出来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紧紧的盯着众人。
“二大爷,这是皇帝老爷派来的大人们,来帮助咱们度过旱灾的!”陈三上前和老人大声的说道。
免不了又是一顿下跪,周平将老人扶起来。
这才来到这眼泉水跟前,说是泉水,其实现在只能往下滴水,泉水下方放着一个水罐。
原来自动泉水开始出水变慢以后,村里的人就商量了,泉水旁边每天都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守着,防止有人偷水和毁坏水源,也可以一直接水,接到的水村里按照户数平均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到的水也越来越少,现在每家每户一天只能分到半罐子水。
周平仔细观察着泉眼,发现泉眼所在的地方地势低洼,周围还有一圈的青草,还都是绿色的。
说明这里地下水份充足,周平在离泉水不远出用树枝挖了一个小坑,把里面的土壤拿到鼻子前嗅一嗅,虽然也很干燥,但是与其他地方的土比较,还是多了一份水气。
周平判断泉水下方存在着一条水脉,如果在这里打一口井,绝对够全村人喝水的。
周平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众人顿时高兴了起来,高兴中周平也看到了疑惑和担心,担心主要开自守水老人。
周平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老人家应该是担心井没有挖出水来,最后把泉眼搞坏。毕竟现在起码每家能分到半罐水,渴不死人。一旦井也没有成功,泉眼也弄坏了,可是要出人命的,全村人就都完蛋了。
周平看出老人的担忧,便对着老人说道:“打井不一定要在泉眼上打,我们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行的。”
说着周平用手中的树枝,以泉水为中心,大大的比划了一个大大的圆。
最后周平和村里的老人经过协商,确定明天就派人过来帮助村民打井,井的位置就在周平画的圈里,但是不能在泉眼上。
周平等人离开东方子村的时候已经是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3-5点)了,等回到县城的时候天都要黑了。
周平五人又回到了同福客栈。
周平谢绝了刘润恒邀请在县衙居住的好意。毕竟县衙后院住着刘润泽家眷。
吃过晚饭,五人围坐在一起。
“三哥,往常打井,都是怎么确定打井的位置的?”周平向洪三问道。
“一般都是请风水先生开确定位置的。”洪三回答道。
“不过打井队伍里,一般都有这样的人!”小五补充道。
“这样,三哥,明天你和小五两人去找一个靠谱点的打井队,让他们去东方子村看看到底应该在哪里打井?”周平吩咐道。
“小红明天和我去一趟铁匠铺,我需要打造几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