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海碗里潵上盐巴,等盐渍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把盐水洗去。
接着把蒜苗切去根须,掐去尾部黄叶,放在水盆里洗去泥尘,用清水冲洗过清,放在砧板上切成小段。最后将老姜洗去表面灰土,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砧板拍碎切成姜丝备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张祥元舀了一瓢冷水泼进铁锅,用竹刷子唰唰唰在锅里涮了几下,用锅铲将洗锅水铲净,架在灶台上开始起锅。待锅底水气蒸干,便倒了点茶油下锅,烧热便倒下腊肉翻炒,放进姜丝,豆鼓,一起搅拌。倒入红薯酒,加盖焖2分钟。闻到腊肉香味后,倒入蒜苗小段,加入一大勺剁椒,翻炒三五下,最后倒入窝苣长条丁,翻炒二三下,潵下几粒味精,便出锅装入2个海碗中。
张祥元做好腊肉炒窝苣后,接着煮了2碗大白菜。他把腊肉端上桌子后,整个堂屋里都飘荡着腊肉的香味。
李月娥从伙房里端了一盆热水出来,放在洗脸架上,她拿了一新毛巾挂在洗脸架上,说:“宋主任,您洗洗手,准备吃饭了。”
张祥元把2碗大白菜端上了桌子,与2碗腊肉交叉摆放在一起。
“宋主任,中午时间伧促,搞得简单点,招待不周,请多多包涵!”张祥元边摆碗筷边说。
“张祥元,你太客气了!”宋化军答道。
宋化军在吃饭时接连夸赞张保长做的腊肉烧得香,很好吃,很下饭。
吃过中饭后,李月娥在炭火盆里又添加了一些木炭,尽量把炭火烧得旺一些。让他坐着烤火暖和身子,避免坐久了脚冷着凉。
张祥元趁他在烤火午休打盹时间,他悄悄走出了自家院门。
张祥元从张进元家里出来后,径直去了杨中学家。张祥元在去杨中学家里的路上时,他在想,杨中学辞去甲长职务快一年了,他家的土地主动也早已充公了,他现在是属于思想进步的先进代表,他家作为中农的代表之一。他家怡萍是屯里唯一一个能识字的妇女,作为屯里贫苦的知识分子唯一代表。
张祥元走进杨中学家门时,他们一家三口刚吃完饭,怡萍正在收拾碗筷。
“你们刚吃饭?”张祥元边说边走了进来。
“叔,你吃饭了没有?”杨中学从凳子上站了起来。
“我吃了,你们今天中午吃这么晚?”张祥元随口答道。
“我和怡萍上午去把那块旱地挖了50个坑,等开春气候暖和后,种上几十棵本地桔树。啥得不种,这样荒废可惜了。”杨中学说。
“叔,坐下烤火吧。”张怡萍擦了擦桌子。
“好,我坐一会就走。”张祥元边说边坐了下来。
张怡萍知道张保长这个时候来家里肯定有事,她洗了洗手,便坐了下来烤火。
“中学,怡萍,还是你们有远见,目光看得宽,早一年把土地交了公,从地主变成中农了。你们家的阶级成分转换了,现在面临的境遇状况也不一样了。屯里的土地归属权将大变样了,原有的土地将重新分配了,我这个保长已不存在了。以后的组织就叫农协了。”张祥元说。
“叔,我家那点事都是过去快一年的事儿。现在还提它干嘛!”杨中学说。
“今天上午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宋主任到我家里来搞调研了。说了群众自愿入农协当会员的事,得乡农民协会批准后,就可以成为农民协会会员。像你们家应当是最早成为农协会员的对象。这对于你们来说,这是一件最好不过的事了,你们算是碰到好时候了。”张祥元说。
“叔,那他长驻我们屯里吗?他住哪呀?”杨中学问。
“我正在考虑这个事情,宋主任总不能在祠堂里打个地铺是吧。这样子也太委屈他了。你们说是吧?”张祥元说。
“中学,我们家靠祠堂旁边50米不是还有三间空房子吗,以前是长工们住的。我们把里面的杂物清除来,打扫一下,就让给宋主任住吧。”张怡萍主动提出把自家的空房子腾出来解决宋主任驻点的住宿问题。
“可以呀,我没意见!”杨中学立马答道。
“怡萍,还是你想得周到,我正等你们这一句话呢。”张祥元微微一笑。
“叔,你放心,你有什么难事就提出来,我们会陪着你想办法解决。你以前帮助过我娘,又帮助过中学,那些事我永远也忘不了。你对我们家的好,我记在心里呢!”张怡萍闪了闪明亮的大眼睛。
“下午就辛苦你们俩收拾打扫一下那三间房子了。”张祥元说。
“祥元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个事就交给我们吧。”杨中学说。
“那好,我就不坐了。我现在要回去了。”张祥元边说边站了起来。
“好吧,我就不留你坐了。我们也要去收拾打扫房间去了。”张怡萍说。
杨中学看见张祥元走出去的身影有些孤单。这个曾经在屯里说一不二的头号人物,即将变成农协的普通会员了,已经不再是屯里的保长了。
宋主任在冬原屯住了5天后,他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