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亲情(1 / 2)

初到端王府,李锦溪并不是很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气候。

当夜半顾淮轻手轻脚推开房门的时候,李锦溪瞬间就醒了。

“你回来了。”

顾淮已经在外间沐过浴,闻言点了点头,端坐在了靠床沿的地方,拿出京城那边传来的书信看。

李锦溪从被窝里钻出来,带着滚滚热气坐在那人的腿上,和他一起看。

“梁豫那边已经准备好了,赵慕漓成不了太子。”

尖嘴麻雀传过来的书信,仅是手掌心大的一张纸条,顾淮足足盯着它看了二十分钟。

如果眼神可以发射电波攻击,那现在这张纸估计要碎成渣渣了。

用更准确的定义来说,顾淮是在发呆,透过这张纸想一些心事。

李锦溪主动凑上去亲了亲男子的嘴唇。

一吻即分。

柔软的触感袭上心头,带着女子独有的熟悉馨香,

今日的李锦溪,乖巧的如同只小猫咪一般。

顾淮脑子回过了些神,忍不住摸了摸靠坐在怀里女子毛茸茸的脑袋,知道她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自己。

顾淮抿了抿嘴,开口道:“见到他们,我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兴。”

事实上,若不是特殊情况,这份亲情已经断了。

幼时的他,过的十分艰辛。

吃不上饭的时候,感觉很饿很饿,饿得前胸贴后背,胃里都能灼烧起一团火的感觉,让他不得不抛下尊严,用下跪磕头的方式,只为奢求一点别人的施舍。

被人打的时候,他是人,也会感觉很痛,那么多人的拳头夹杂着棍棒落在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只因为他是孤儿,

每当这时,都会羡慕别的小孩子能拥够有父母的庇护。

这份羡慕,开始隐藏在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消失。

因为,他变强了。

昔日唯唯诺诺的小孩子,没有等到亲人的解救,靠着自己,独自承受着伤害长大了。

顾淮终于明白了,这世上,靠天靠地都没用,只能靠自己。

他已经习惯了外面的冰冷,

乍然见到幼时一直渴望的父母之后,也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需要亲情了。

他低下头,深情的抱着女子亲了亲额头,

“我有你就够了。”

他靠自己,李锦溪靠着他。如果哪天一天他没了,李锦溪就没有依靠了,只能在地下一直靠着他了。

第二日晌午,天刚微亮,李锦溪起床在房间内用了早食,

是精细的面食小笼包,加一罐羚羊奶。

包子吃不出是什么馅,只是觉得要比京城里吃的有嚼劲许多。

她记得顾淮走时说的话:“钟叶要拿布防图了,你记得过去。”

在他们刚逃出京城的时候,钟叶曾经以辰国边关的布防图为交换,求得顾淮的庇护,一路顺利逃离京城。

李锦溪给自己换好衣服,洗漱了一番,打算等等到时间点了就过去。

门口响起了敲门的声音,她打开门后,发现是一个端王府小丫鬟,

“少夫人,王妃请您过去。”

少夫人,她的称呼前忽然多了一个字呢,李锦溪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好,走吧”她没有犹豫,顾淮的母亲来找自己,没有道理拒绝。

“您,您就这么去啊。”小丫鬟语气犹豫,落在了李锦溪的头发上。

如瀑布般的长发,只是随意的扎了起来。清爽利落,却不似一个这个时代正常女子该有的发型。

李锦溪反应了过来,

哦,出门这么久,她都快忘记自己的身份了,是一个高门淑女。

想想端王妃的出身,曾经也是一等一的世家贵女,昨日见其做派,虽然远远来到了西北,好似还保留了世家不少的规矩。

李锦溪没有特意反驳这位婆婆的喜好,吩咐小丫鬟道:“那你帮我梳个简单的吧。”

之所以从出京以后,都梳高马尾这么一种发型,一是因为路上简单方便,二是还有个更大的原因,

为了假死的消息做的逼真,李锦溪把春衫和秋月都留在了京城,而她自己却不会梳古代的头型。

只能弄个和现代一模一样的高马尾了。

“记得越简单越好。”李锦溪还是提醒道。

小丫鬟点头应是。

不需一会儿,二人收拾妥当后,李锦溪迈步去了正厅。

与京城里的下人们相比,小丫鬟的梳头技术只能算是一般,可架不住李锦溪长了一张绝美的脸蛋,梳成什么样都好看。

秋氏看到第一眼后,也不得不在内心承认,她从京城搬到西北,活了几十年久,这个儿媳妇从容貌上来看,着实是长了一副她都没有见过的好颜色。

李锦溪恭敬的弯腰行礼,面子给的足足的,询问对方找她有什么事。

就见秋氏开始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