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相见(1 / 2)

男子已经满头华发,皮肤干黄,脸上带着几道很深的皱纹。

他的长相与齐高帝有近三四分相似,瞧着却比对方老了许多。

当然,这也是李锦溪最近没有见过齐高帝的原因,

对方在经历了痛失爱妻,爱子,宠臣等一系列心灵剧痛之后,与眼前的这位在状态上已经不遑多让了。

至于他旁边的那位女子,与之差不多的年纪,倒是显得年轻了许多。黑发细眉,肌肤保养得当,一副端庄的中年贵妇模样。

顾淮先下了马车,李锦溪跟着从后面,以一个利落的姿势跳了下去,自打从京城逃走的那天,她把原先身上的闺阁礼仪也一同落回了京城。

看着眼前已经成长为气宇轩昂青年人的顾淮,端王夫妇二人神色皆是激动。

端王忍住内心的波澜,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开口:“进府吧。”

顾淮在京城的身份已经是身死,堂而皇之的站在大门口,并不是一个说话的好地方,容易引起注意。

几人来到端王府前厅,府里不相干的人一概被提前打发了出去,只留下端王,端王妃和其身边一个年长的嬷嬷留下。

看样子,也是当年事的知情人之一。

有茶水从外头端了进来,京城里上好的龙井,不过是陈茶。

钟叶放下茶杯,很识趣的说道:“我这个人挑剔,得先去住的地方看看。”

他把赵力也一块儿带走了。

于是,这次来的人里,房间内只留下了李锦溪和顾淮夫妇二人。

“我的儿啊。”妇人早就忍不住了,掏出袖子里绣兰花的手绢抹眼泪。

“你这些年一个人在外漂泊,过的苦啊,快让母亲好好看看。”

她哭的情真意切,有一种肝肠寸断之感,满目的眼泪直接将妆都给一一融化了。

可李锦溪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似乎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几十年都不闻不问的亲人,真的能一见面,就心疼成这个样子吗?更何况,顾淮这样子看起来,身强力壮的,也并没有多惨。

想象中母慈子孝的场景没有出现,顾淮表现的很是冷漠,任由这个自称母亲的女子拽着衣角哭几声后,他还向后退了一步。

躲开了女子的手臂。

“夫人。”顾淮喊了一句,表明自己的身份。

他不是那个年幼时无依无靠,嗷嗷待哺,最渴望人关爱的雏鹰了。

他已经长大了。

“小时候,带着我生活的是何人?”

顾淮记事很早,在他的心里,所谓的母亲三岁时就死了。

没有钱财,为了养他承担起生活的重任,活活累死的。

眼前的秋氏虽为血缘关系上的母亲,可生而没有养恩,顾淮一时之间很难与她找到共情的感觉。

秋氏哭喊的声音停住,神情上出现一丝尴尬,僵住了。

她低声解释道:

“那是我身边的婢女,当年遇到危险,为了掩人耳目,交由她将你带了出去。”

“也是迫不得己而为之,你不要怪母亲,当年那种情况……”

说着,秋氏又抹起了眼泪,似是想起了往事,很难继续再说下去。

顾淮依旧没有说话,静静的看着她哭。

“好了,孩子刚回来,不着急。”端王及时劝慰道。

他看向顾淮的眼里除了父子之间的亲情外,同样还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兴奋,苍老的面颊上渲染出了亮光,

那是充满希望的光辉。

除了顾淮,端王这些年并没有孩子,非是他独宠秋氏,不愿对方受生子之苦。

而是当年,他托了哥哥齐高帝的福,被喂下宫里的秘药,此生再也不能生育。

顾淮是先帝在时,他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

经常被人刺杀暗害,端王心里门清,自知迟早保不住儿子,便让婢女将孩子带走,造成已经遇害的假象。

后来与婢女逐渐失去了联系,端王也被发配到远在千里的大西北,他与京里的联系微弱,也不敢联系,孩子变得生死未卜。

唯一的证据便是顾淮孩童时期,那块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被卖掉的贴身玉佩。

先帝下令非要留端王一条命,齐高帝就用一种方式隔绝了他的希望。

端王府,此生后继无人啊。

李锦溪暗暗拉住了顾淮的袖子,

他这人心里不管怎么想的,在外面一向是面无表情,可李锦溪却总是能第一时间感知到对方的情绪,

就如同当年初见时,顾淮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她依旧感受到了他的迷惘。

而此时,顾淮整个人身体紧绷,他的心里一定很压抑。

顾淮感知到来自身边的一抹牵挂,反手抓住了女子温热的手掌,

秋氏的视线这才跟着转到了李锦溪的身上,从头到尾细细的打量,带着一种审视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