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余看见天玑子马上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看的天玑子忍不住连连后退,心里有点发毛。
只见王多余笑着对天玑子说道,“师傅,我想通了,我要修仙。”
天玑子闻听后惊喜异常,说道,“王施主可不要后悔。”
“不后悔,绝对不后悔。不过我俗缘未了,无法留在师傅身边修行,师傅有什么修仙秘籍吗?我回去后慢慢的学习,遇到不懂得地方我再过来向师傅请教。”王多余肯定的说着。
天玑子听了王多余的话,认真的看了看王多余的脸,无奈的摇了摇头,但是还是对王多余说道,“好吧,为师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你进来吧。”
王多余一进屋,主动为天玑子倒了一杯茶,双手举过头顶,双膝跪倒,嘴里大声说道,“师傅在上,徒弟王多余给您敬茶了。”
天玑子坐在椅子上接过茶杯,喝了一口。王多余看到天玑子喝了自己献的茶,知道这是同意收自己这个徒弟了,马上给天玑子叩了三个响头。
天玑子伸手搀起王多余,从袖口中掏出一本绢册递给王多余,说道,“以后你就是我的内门弟子了,这本书上有一些入门的修行之法,这几天你可以留在道观参详,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
王多余接过绢册,看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天玑诀》。
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童敲门进来,冲着天玑子躬身施礼后说着,“师傅,车已备好,可以走了。”
天玑子对他说道,“先给你师弟安排一间禅房,然后咱们进宫。”
小道童惊奇的看了一眼王多余,回答说,“师弟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房间。”
王多余看到面前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小道童,无奈的躬身施礼道,“谢谢师兄。”然后跟在小道童身后去看房间。
小道童领着王多余来到道观后山上的一座茅庐旁,对王多余说道,“师弟可以在这里静心修炼,每日的饮食会有人送过来的。”说完就转身下山了。
王多余钻进茅庐之中,发现里面只有一床草榻,一只蒲团、一个盛水的陶罐和一只陶碗,再别无常物。王多余看到这种场景,严重怀疑这一切都是小道童的刻意安排,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他一时间也想不明白。
王多余想到既然路是自己选的,那就只能坚持下去,毕竟过些日子自己就可以重归地面上的花花世界了,暂且忍耐吧。
王多余坐在蒲团上,掏出绢册认真翻看着,只见这本《天玑诀》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功法练灵诀;第二部分是养灵诀;第三部分是道诀。
王多余没有急于练习,而是认真的全篇阅读着《天玑诀》,他发现这第一部分就是教授修行者如何入门,有点像气功的功法,但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练灵诀的重点是通过吸收天地间的灵气进入体内,以达到帮助体内灵性复苏目的。
灵,存在于人体之中,像一座被深埋的宝藏,通过天地灵气的滋养,逐渐的新陈代谢之后,会慢慢的苏醒。灵性苏醒的那一刻,你会感觉到自己似乎拥有了第三只眼睛,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第二部分的功法就是养灵。通过灵草、灵药或者是仙丹的辅助,不断的强大自身的灵性。随着灵性的不断强大,你可以看清过去和未来,可以看到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其它灵体,有好的,也有坏的。甚至开始具备一些神通,这就是灵性所产生的灵力。
仙道与魔道修行的宗旨都是在养灵,只不过修行的方法不同。
仙道是通过灵草灵药仙丹的辅助来壮大自身的灵性,所以修仙者常常会遍访名山大川,去不停的寻找灵草灵药,去炼丹,以帮助灵性增强,提升灵力。
而魔道则是通过血食的方式来壮大灵性,提升灵力。血食的意思就是吸食人或动物体内的精血,失去精血的人或动物马上就会像植物一样枯萎凋零。血食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沾染上就犹如吸食毒品成瘾,让修行者无法放弃,只要长期吸食不到精血,修行者就会感到痛苦不堪。
《天玑诀》的第三部分讲的是道诀,道诀主要就是通过运用灵力和咒语符箓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移山倒海,行云布雨,幻化万物的目的,是术也是法。
修成道诀的修行者可以说已经是半仙之体了,可以运用道法普渡众生,济世救人,为自己积累功德。当功德圆满之时,也就是得道成仙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