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道宗(1 / 2)

魔仙源起 歌苦百年 2737 字 2023-01-18

“你出生在这世界上,还没有好好看过风景,也是可怜的,也是可怜呀。”一位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清瘦老者,将一个小小的木匣放进刚刨好的土坑内,随后又将土坑堆好。

接着便竖起一块不大的木牌当做墓碑,直接墓碑上题字曰:南村夭折小孩,无名。

在这名老者身后,居然还有数个木匣整齐堆放,他需要将这些木匣那夭折的婴儿们放进这处归宿之地。

“唉,这场大雪,什么时候能停呀?”

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老者又开始工作。

————

接近元月的直隶道早已经银装素裹,小小的马车在这天地皆白之间奔腾,就如同一个小黑点在茫茫白雪中穿行,时而出现又时而消失。

穿得不算厚的胡虎早已经在马车前冻得发紫,手和脚都好像变成了冰块,每一次细微的动作都让他感受到了剧烈的疼痛。

可是他也不敢抱怨什么,只能老老实实的在马车前架着马车。

“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里?”胡虎终于忍不住了,在马车前哆哆嗦嗦的问道。

车内许久没有传来声响,就在胡虎几乎放弃的时候,这才想起了杨源的声音。

“穷山!”

这时从马车内飞出一块毛毯,这是马车内贵人用来垫脚之物。

胡虎依旧如获至宝,着急忙慌的将它裹在了身上。

不得不说毛毯的质量非常好,质地暖和又很厚,驱散了胡虎身上不少寒意。

“琼山?”胡虎大胆了一点,发出疑问的声音,不过依旧小心翼翼。

杨源感受到胡虎想要改善关系的心思,本来他并不想回答,但是过去的回忆慢慢的涌上他的脑海,兴许是时光让他变得大度,便开口回答道:“是贫穷的穷,一座穷人之山。”

“穷山?还有这个名字啊,哪有用穷来称呼地名的。”

这一次杨源没有再回答,胡虎也将后续的话卡在了喉咙,不断的思索自己刚才是不是有点得意忘形?

而杨源则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之中,十年前,他逃离东阳侯府寻仙,第一站便是穷山。

穷山,位于天下最繁华的直隶道,但却是天下最贫穷的地方。

横死山脉路途险峻,但好歹还有几条进出的道路。而穷山之地,却没有任何一条像样之路,不是险峻高峰,就是湍急恶水。

更何况穷山之地,全是山石土块,基本上没有一块好地方可以用来种植栽培,更加没有什么物产,就好像天生就是那么穷。

穷山之地按道理来说不应该有人在这里居住,但是天下百姓活在哪里,不是他们能够挑选的。

这里的百姓,除了历朝历代逃离战乱之人,一些流放之人比较多了。

他们知道外界之繁华,但却愿意忍受此地之贫瘠,只因为先祖受过太多的苦难。

更何况,想离开哪有那么容易,天下哪一块地方没有人争没有人抢,有一块栖息之地也不容易了。

这里除了穷苦的百姓之外,还生活着一群道士,住在一间残破的道观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贫穷的山地之中刨出一点点吃食来,还时常需要接济山下的百姓,也是活得十分清苦。

杨源十年之前之所以到这里来,是因为当年得到了一本道经的残本,上有穷山的地名,当年觉得仙道不分家,于是第一站也奔向了这里。

这里也确实是道宗的一处道观所在,只不过他们对于成仙之法也不是很了解。

道宗的道,近乎于德行和天地至理的结合,讲究一个问心无愧,讲究一个顺其自然。

所以道宗也是四大宗门中最神秘的存在,几乎很少与外界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追寻所谓的真我,所谓的本我,永远在发掘内心最纯真的快乐。

他们有的时候也会遥望星空,遥想这个宇宙的真理,思考生死之间的秘密。

但是他们大多数对于所谓的成仙概念并不是长生不死,也不是拥有改变天地的伟力。

在他们看来成道就是成仙,所谓成道便是找到真正的自己,然后将自己与道所结合,达到由内而外的天人合一。

道宗之人清修极多,常年研究道经,医术,对于武道却没有那么上心,所以道宗之人很多都是在武道上面浅尝辄止,战力普遍不高。

不过也有不少因为要长时间研究道之所在,也会认真的去研习武道,同时他们也认为武道也是他们所追求的道之一。

与此同时,他们对于求道之人尽数接纳,哪怕是幼儿、将死的老者、贫苦的百姓、达官贵人,他们也愿意诚心接纳。

开放程度犹在穆宗之上。

这也导致了道宗之内出现了一些有别于其他宗门的奇特现象,有的人武功极高,但他却仍属于道童。有的人武功低微,甚至只会一些拳脚功夫,但是地位奇高,道士们见了都得称他为太师公。

道宗也没有宗主,除了入门时间不同所区分的辈分外,地位最高的便属各个地方的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