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黄雀在后(1 / 2)

江城梦碎 阿霓 2589 字 2023-01-15

程明此时脑袋里演练着花瓶击中张思思,张思思倒下,花瓶碎掉、瓷片散落一地。

或者烟灰缸砸向张思思,张思思倒下,打翻花瓶。

再或者花瓶碎掉,张思思滑倒,再被烟灰缸击中的若干种可能性。

不。

张思思不是江秀云杀的。

程明再次肯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断,江秀云不具备杀害张思思的能力条件。

江秀云来的时候,伤害已经发生。

至于江秀云为什么要撒谎,也许跟清洁桶蹊跷为什么出现在主卧有关。

而江秀云口中的那个男人,应该是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程明暂时不知道,只能将这条线索暂存在大脑里。

现在,对于张思思的死亡过程,程明的思路逐渐变得清晰。张思思死去的场景逐渐如同画面般,浮现在他脑海。

他走到落地窗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耳边的声音。

江水滔滔。

楼下花工跟保安打着招呼说着话。但是这双层中空玻璃,过滤了楼下传来的一切声音,只允许光线把图像传输进来。

虽然今天重新来到这套公寓,有相当多别的收获,但确认这件事情,确认玻璃的隔音效果,这才是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楼下根本不可能听到楼上争吵的声音,更不可能听清楚楼上争吵的内容!

他第一次来案发现场,就对建筑玻璃的隔音效果印象深刻。

案发当天,他站在楼下人群中,只隐约可见楼上人影晃动。

玻璃是经过单透处理,保护隐私,外面是看不进去的,更何况这边西晒,下午的阳光照在玻璃上的反光,外面更不能看到屋内情形。

而当他站在楼上窗前,看着楼下人群指指点点,也根本并不能听到任何声音。

当时他还因为终于听不到嘈杂而感到幸运。

所以,派出所民警说接到报警电话,称有业主“听”到争执,甚至听到“杀人”的内容,他本能的觉得像根刺一样卡在他心里。

但因为当时信息量太大,需要消化的东西太多,他一时半会儿没有把重心放在这件事情上,这个信息藏在了他的潜意识里。

随着一件件事情的归位,一个个拼图的出现,拼凑逐渐完整,这个信息才从潜意识里释放出来。

看来,除了对张思思动手,造成了致命伤的犯罪嫌疑人之外,至少还有一拨人意图谋害张思思。

这拨人,就是报警的人。

他或者她很清楚地知道有人会对张思思不利。

打电话这个人,是怎么知道的?

意外获悉?还是凶手来,本来就是他/她布的局?

打这个电话,绝对不是为了救张思思。否则完全可以提前对张思思发出警示,避免悲剧的发生。

打这个电话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警方来?为了将争执双方一网打尽?

还是说,目标是针对凶手?要在凶手行凶时,让警察将他捉拿归案?而张思思只是成了无辜的行凶对象?

张思思和另一方,有什么不可能告人的秘密,可以上升到司法层面的?

如果只是和她的情人在家偷情,警察即使来了,也不会管。

如果张思思是被强奸,凶手怎么会知道张思思彼时在家,并且让张思思信任地开门?

如果真是偷情之后双方发生了争执,打电话的人又如何神机妙算地知道一定会有凶案发生?

程明一时半会儿理不出什么头绪。

但这个打电话报警的人,一定不是他/她所自述的,是一个邻居,碰巧听到了争执,好心报案。

这是一个局,不管是为张思思,还是为凶手布下的局。

凶手螳螂捕蝉,这个打电话的人黄雀在后。

他转头看着墙上张思思的照片。

照片中的张思思坐在树荫下的椅子上,绿荫投射在她的脸上或明或暗,一双眼睛里面全是笑意。

按理说,这样一张因为光比显得脸有点儿“花”的照片,一般不会被主人选中来作为主卧的摆设。

而张思思选择这张微瑕的照片,要么,是看中了照片里她自己的笑妍如花,或者,是那个给她照相的人?

哎,这样一个脸上眼里全是明媚笑容的人,是为什么会得罪了至少两个人,对她有死结,并且她还不自知?

程明有点儿想不明白。

他转过身,望向滔滔江水,深吸了一口气。

突然,他看见花园里一个高个子男人,从小区大门方向缓缓朝着12栋走来,一边走,一边看着302卧室窗户,直至在楼下站定。

程明看着男人,他感觉得到男人也在看他。

虽然他知道这个窗户是单透玻璃,并且此刻因为阳光略为炫目,楼下那个男人事实上并看不清自己。

这个人,看上去有点儿眼熟?

程明在记忆地图里面搜索着。

两人相视一会儿之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