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国东临东海,海上有瀛洲,瀛洲人矮小,顺服中带着桀骜,视大周为父国。
北接北陆,有大都晔城,是一群强人匪货,每逢岁枯闲暇时便要不时侵入大周,闹得周边民生凋敝,混乱不堪。
西、南,一边临海,有诸多小国,多是蛮荒之地,唯越州最为富庶,一边为西陆诸苦寒蛮国。
西陆建地蜀州,盛产美人。
近百年来,自大周开国,平定自己国中三十六州之后,国力便一日盛过一日,周边诸国虽有零星不臣,但多数时候都以大周为牛耳。
而且,
自太祖皇帝登基之后,虽然仍依照旧例,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在诸州之内又设郡县,可并不禁贸易,这就使得天下商贾欣悦,齐聚神京。
世间繁华,唯此为盛。
穿越过来的这些日子,许庆着实没有仔细详察过神京的风物人情,诸路贸易,这会子在有意之下,不免也要惊叹几声。
且看那……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鳞次栉比,物资之丰美,不止有来自大周国中,还有周边诸多国度。
不拘是北陆的牛羊皮货,还有东海的海产奇珍,南海的香料,西陆蜀中的锦绣。
品类之繁盛,样式之新奇,令人眼眼花缭乱。
那街道上行走的人群,个个面貌和乐,也不止有大周国中之人,男男女女,还有人来自高丽,瀛洲,安南,北陆,甚至是遥远的西域。
见此情景,许庆不由心中高兴。
因为也只有贸易繁盛,他也才可能从中找出商机来,快速赚到银子,这才好打发了大亨钱庄和云德社这两只小鬼。
他不是没想过重振旗鼓,再开梨香社,以如今大周国的风气来说,国力鼎盛之下,欢娱行业随之发达。
又有太上皇他老人家喜欢戏曲,由此形成一股子风气,致使寻常百姓,也对戏曲,乐舞之道上颇为偏依。
现下,
许庆除了自己在戏曲之道上有些造诣之外,又从系统中得到所谓“神级戏曲水平”,可谓是相得益彰了。
以他想法,只要重开梨香社,很大可能就可以一时间名震神京,这也说不定。
到那时,还怕没有银子?
只是如今的梨香社只有他自己和凝酥两个人,园子破败不说,就连家什行头,一应储备之物也陈旧不堪,不可一用。
要置办这些,大抵都需要银子。
对许庆来说,他缺的不是赚银子的方法,而是第一桶金。
姿意在街道上游走,领略大周风采之余,许庆不住连连赞叹,更是到了各种铺子里体验,以期能找出赚到第一桶金的法子来。
还好,
这个世界的商贸虽然发达,但大多都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主要是开铺子,买和卖,以及并不算多的服务业。
相较于后世里为了推出一个产品,先找痛点,再造势,搞噱头,扩大影响,割韭菜……这样的做法,简直就是弟弟。
许庆虽然穿越过来之前读的并不是商科,可是见得多了,也略略知道其中门道,随着时间流逝,他心里已有了几分计较。
就在这时,他已不经意从最为繁华的平康坊来到晚亦坊。
在这晚亦坊中,有一处神京城里最为知名的街市,唤做晚亦街,其中经营的多是一些鲜花铺子,各种小食,以及成衣铺子,各类饰物。
原是大周朝并不禁女子出门,不是特定的时间,也少有霄禁,这就让神京城里的女子们多了许多闲逛街溜的时间。
到底还是男女有别,她们大多会到这晚亦街来,挑些女儿家才用的胭脂,水粉,各种饰物,成衣。
这条街虽然女多男少,但许庆还是发现那些和小娘子们结伴而行的男子们,多都是少年郎形像。
当然也有些达官贵人,士家公子,只是看他们样子,似乎都是为心爱之人挑选礼物。
想来之方世界,虽然男尊女卑,可女子地位,似乎并没有许庆想像中的那么低。
此刻,
在许庆面前正好有一处胭脂铺子,相比其他类似的铺子来说,人数不知多了多少,在门外已排成了长龙。
其中男男女女皆是脸上欣喜,带着焦急,生怕来得晚了,排的久了,就会买不到心爱的胭脂一般。
许庆不由觉得这景像有些熟悉,和后世里某处新开了一家网红店,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免也凑了过去,想要看个究竟。
那胭脂铺子名叫春林,许庆排在队伍最后,在他面前是一队情侣也似的少年郎,小娘子。
只听那小娘子怪嗔道,“你呀,倒是个死人么,催你来了许多次,倒只有今儿磨磨蹭蹭的来了。
可在咱们前头,不知排了多少人,这……这可如何是好?“
那少年郎脸上堆笑,回道,“芸娘,我这不是课业紧急,一时不得空么,再说,即便是春林店里没了胭脂,咱们倒是可以去点绛。“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