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军阀混战(2 / 3)

战火雄魂 雪域浪子 4816 字 2023-01-12

多。……滇军素质上优越得多的原因,是他们在讲武学校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们在学校学习炮术、识图,认真进行夜间演习……”这个评论充分说明了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员的影响力之大。

当年11月,顾品珍率滇军第1军及耿金锡、李友勋2个旅攻克重庆,将刘存厚赶到了成都。12月4日,滇黔联军进入重庆,向川南进击,于12月14日占领了泸州。

在“靖国联军”猛烈的攻势下,12月21日,川军熊克武、但懋辛、石青阳等通电加入靖国联军,推举熊克武为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并推举唐继尧为滇川黔靖国联军总司令。

民国七年(1918年)1月9日,熊克武召集川、滇、黔靖国各军将领在重庆开会,决定兵分三路,直取成都。2月20日,三省联军攻入成都,刘存厚等部退往陕南汉中地区。至此,唐继尧以夺取和控制四川为目标的靖国护法战争基本结束。

唐继尧占领四川之后,在委派亲信入川占据要职、大肆盘剥搜刮四川资财的同时,为了牢固地控制四川,并进一步向陕西、湖北扩张,便以商讨北伐为名,于9月在重庆召开川、滇、黔、鄂、豫五省联军会议,宣布自己就任“五省联军总司令”之职。

唐继尧及滇黔军对四川的侵入和压迫,激起了川军将领的普遍不满和反对。熊克武和刘存厚等化敌为友联合起来,决定以武力驱逐滇黔联军,发动靖川之战。

民国九年(1920年)8月6日,刘存厚在汉中组织了靖川军,自任总司令,委任田颂尧为第1路司令,唐廷牧为第2路司令,张印本为第3路司令。熊克武部也进行了整编,委任但懋辛为第1军军长,刘湘为第2军军长,刘成勋为第3军军长,以刘湘为前敌总指挥,3个军分道出发,夹击成都。

在这种形势下,其他川军各部也相继通电响应,靖川军军势大振。9月8日,靖川军攻入成都,接着与滇军赵又新、顾品珍部在成都近郊和龙泉山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会战。

因敌众我寡,加上后方的粮草弹药供给不上,9月21日,滇军开始溃败。10月3日,川军咬住溃败的滇军赵又新部,将其围困于泸州,不仅消灭了赵又新大部,还击毙了军长赵又新。

滇军第1军军长顾品珍本来就不满唐继尧干预四川军政和对四川的盘剥,以士兵厌战为由,率部撤回云南。随后滇黔联军也完全退出四川全境。

李向东在此次滇军撤离四川前,被军长顾品珍提升为营长,并要求他带队掩护全军撤退。

李向东果然不负众望,他以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击溃了川军追击的一个先头团,并在追击敌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后果断撤退,有力地震慑了其余追击的川军。

部队离川进入云南昭通金江县境内后,李向东强压下心中强烈的复仇愿望,他派亲信排长向忠勇和勤务兵汪四毛,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和一大包银元,赶去陇家镇找到沈八斤,要求他悄悄招募过去在一起学习和玩耍的伙伴,以及当年忠义武馆在外幸存的学员,前来参加他的队伍。

4天后,在昭通至昆明的路上,向忠勇和汪四毛带着沈八斤等二十八人追上了李向东的部队,都高高兴兴地加入了李向东的这个营当兵。

这群人中有沈八斤、沈七斤和沈六斤三兄弟,还有赵小山、陈正富和张继武三个同学以及二十二位忠义武馆的学员,武馆的这些学员中最大年龄的熊正卯25岁,最小年龄的荣少楷21岁,他们都比李向东年长。

李向东当晚宿营时,和赶来投军的这些发小、同学和武馆的师兄们一起开怀畅饮,让他无比惊喜的是,从赵小山的口中已经知道,师父凌风道长和弟弟李向北都没有死,虽然不知道去了哪里,但他坚信,向北跟着师父,一定是能够逢凶化吉的,他和弟弟以及师父今后一定有机会相逢相聚!

民国十年(1921年)2月6日,因长期的政见不和,加上权力的争斗,滇军第1军军长顾品珍发动政变,一举驱逐唐继尧下台,滇军由此分裂为拥顾派和拥唐派。

民国十一年(1922年)3月,唐继尧纠集军事力量,第二次打回昆明,击败了顾品珍。唐继尧随后将所部滇军扩编为“建国军”,自任川、滇、黔、鄂、豫、陕七省“建国联军总司令”。

3月26日,顾品珍遭唐继尧收买的吴学显带兵包围,见突围不成后举枪自尽。顾军随后瓦解,大部东撤到曲靖和盘县,后来转入广西。一部分西退到楚雄、转入四川。

西退楚雄的有整编第2旅旅长金汉鼎、警备司令唐准源和前四川督军罗佩金等人。后来,罗佩金在途中被哗变的部下所杀,队伍随即四散。

向东撤退的顾品珍滇军第1军残部约有万余人,包括杨希闵、杨如轩、杨池生、范石生、蒋光亮等5个旅,在张开儒的带领下,响应“护法讨逆”的号召向广东进发。李向东就在杨希闵这个旅任营长。

民国十四年(1925年),时任驻粤滇军总司令的朱培德接受杨希闵、杨如轩、杨池生等部,编为建国军,后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朱培德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