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西向长安(一)(1 / 2)

淮竹赋 烫手山余 2159 字 2023-01-13

沈舒沉默了许久,终于抬起头来,神情苦涩,看着裴亦竹:“阿姐说的话我会放在心上。”

“那阿姐接下来什么打算?是要和李准一同回长安吗?”

“你若是愿意和我们一起去,以你的的才学,在长安立足,并非难事。”裴亦竹向沈舒提议。

“不了。”沈舒思索良久,最终摇了摇头,“我就待在扬州吧,母亲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扬州城和父亲厮守终生。长安对于她来说是个伤心地,对我来说也是,我就替她在这里待着,也算了却她一桩心事。”

裴亦竹望着沈舒离去的背影,心中陡然也泛起一丝苦涩,他们相伴十余年,今后各自的路,就要一个人走了。

肃王昨日早已启程,李准的意思是他们明日也出发,赶在元宵前,应该能抵达长安。

翌日晨,三人已经收拾好行李,站在淮园门口,与杜伯等人告别,准备上马车,前往渡口。

“亦竹姐——”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

来人正是沈茹。

她肩上背着包袱,也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模样。

“阿茹这也是要出远门吗?”裴亦竹有些疑惑。

“确实要出远门。”沈茹神秘地眨眨眼睛,“我和你们一起,到长安去!”

“你也要去?”裴亦竹显然没想到,“你母亲同意了吗?”

“我软磨硬泡三日,母亲终于同意了!”沈茹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李准,“淮生哥,这是我母亲要我带给你的信。”

李准接过打开,确是沈夫人的字迹,信上内容也不过是替她向肃王问好,沈茹年幼性子又直,拜托李准在长安多加照拂。

李准将信收起,抬头看向几人:“时辰不早了,我们出发吧。”

扬州城并不冷,河水并未结冰,几人打算先走水路,再转陆路。

行李已经装好,船也已经缓缓驶动,裴亦竹站在船尾处,望向这座自己待了十余年的扬州城。

从高丽一路逃亡到长安,伪装成另一个人的身份,身背家族冤案,她被发放扬州的乐坊。

她很幸运,遇见自己的师傅素弦娘子,她将满身技艺都传授给她,让她得下“琵琶圣手”的称号,在这座城中立下脚。

更幸运的是,她从未放弃为裴氏一族申冤,她遇见李准,他们即将前往长安,十余年的冤案马上就能得到沉昭,凶手也终将付出代价,父兄亲族在地下也终能瞑目。

“外面风大,不到船舱里待着吗?”李准不知何时走到裴亦竹身边,贴心为她披上披风。

裴亦竹摇了摇头:“让我再好好看看这扬州城,此行前去长安,不知何时才能再回来。”

“我说过,无论你想去哪里,我都会陪你一起去。”李准伸手搂过裴亦竹的肩,“你什么时候想回来,我们便什么时候回来。”

裴亦竹转头看向李准,两人目光相接,嘴角都露出笑意。

尽在不言中。

船越行越远,站在甲板处的裴亦竹并未注意到,渡口处沈舒静静立在那里,悄悄望着她,眼中尽是不舍,一刻也不愿离开,似乎想要将她深深烙进脑海深处,烙在心底。

裴亦竹认为杜源今后总能遇见新的人,也终会遇见他真正对的那个人。杜源也如此希望。

但等他年逾古稀再回想起来,也只能苦笑一声,怪不得,世人都说,人在年少时,不能遇见太过惊艳的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遗憾总是人间常事,心中再有不甘,也只能自己承受。

一路上紧赶慢赶,水路转陆路,一行人终于在元月十二这天赶到长安。

“总算到了,想死我大长安了!”

马车刚驶过长安城门,杜源和沈茹就急不可耐地掀开车帘,伸出脑袋向外望去。

李准闭目养神,裴亦竹透过他们掀开的车帘看向外面。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铺门前立着招牌旗帜,车马往来,行人川流不息。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里,便是大周朝的都城——长安。

马车停在杜府门前,杜源跳下了车,门房赶到后面那辆马车上为杜源取下行李。

“子林,替我向杜伯伯问好,今日就不入府探望了,待这几日忙完,我必登门拜访。”

“哎呀,我爹那老头子不打紧的,这些都是小事。”杜源无所谓地摆摆手,转头看向沈茹,“你呢,你住哪儿啊?”

“我?”沈茹拿手指向自己,“我当然是和亦竹姐住在一起了。”

杜源将沈茹拉倒一旁,低声在她耳边说:“你傻啊,人家小两口住一起,你非得去横叉一脚!”

“是哦。”沈茹赞同地点点头,“那我住哪里啊?总不能一直住客栈吧。”

“咳咳——”杜源装模作样地咳嗽两声,“我家空房子倒是很多,你若是肯求下本少爷,本少爷也能吩咐人给你收拾一间出来。”

“还少爷?”沈茹嫌弃地上下扫视杜源,没好气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