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会馆 (2)(3 / 4)

聚会和祭拜关公之地,大座殿是关公神位所在之地。

大殿位于月台之上,单檐绿琉璃瓦歇山卷棚顶,两层重檐,八角高挑。

殿顶琉璃装饰极尽华贵,富丽尽展。

大拜殿北面就是大拜殿,供奉着会馆主祀神关帝的座像。

二殿本为一体,为显庄重而以栅栏相隔。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如果在大拜殿大宴宾客,也可以屏风相隔,幔布为帘,以消宾客的拘束和对关帝的不敬。

一踏进大拜殿,祁宗轩便引二人到关帝座像前叩拜,然后依次上香祭拜。

跟悬鉴楼相比,大拜殿内的木石雕刻更繁多精致。

连额枋雀替上,都透雕着“八仙过海”、“蟠桃盛会”、“鸿门宴”、“武王入关”等神话传说和典故。

大拜殿内共有十八根巨杉立柱。

立柱皆以红色为底,通体满绘盘柱蛟龙,贴金沥粉,墨线勾鳞,鲜艳夺目。

殿内玲琅满目的悬挂着三十多块,赞颂关公的匾额,

除了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就外,主要是镇内外商社的进献。

最大的一块匾额挂在大殿顶棚正中,上书“浩然正气”四个烫金大字。

除了巨匾,还有长联,金字浮雕抱附在殿内各柱上。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北侧两联为:

胜地据河山美轮美奂栋宇津新佳结构,

同人连几席如兄如弟桑梓借叙好情怀。

南侧两联为:

馆宇辟周滨两千里星联之合到此衣冠成雅集,

孰盘开洛社十九郡恭桑敬梓有时樽俎话乡情。

以上两联只是众多对联中的佳作。

大拜殿里的每副对联,都对仗工整,联意隽永,气势磅礴,

把山西会馆“通商信、聚乡情”的寓意刻画的入木三分!

随着祁宗轩精彩的介绍,三人走马观花般的看完整个会馆。

余久堂感叹道:“山西会馆修建了百余年,这要花多少银子啊?”

祁宗轩说:“但就当年一座应天楼,总共就了七十万两银子,悬鉴楼花了十九万两银子!

这次重修,一共花了二十二万九千六百八十四两白银!

全部是镇上的商号,一百多年抽厘筹集的!”

余久堂惊讶的说:“老家人(山西商贾)富甲天下,真是此名不虚啊!”

郭修安说:“一座山西会馆,就见证了咱十家镇的富足和繁盛!

我们跟着老家人也没少沾光,自己开个小店不说;

单说镇上商号的小伙计、码头和街面上跑腿下力的脚力,

大都是本乡人,他们跟着老家人都有口饭吃!”

祁宗轩拱手施礼说:“郭社长仁心宅厚,我们眼里只有钱串,你却心里想着老百姓。

首发:塔-~读小说。

咱本乡人实诚勤快、干活不惜力!

我码头上的货栈里,就有好几个脚力是咱三家营人!”

郭修安回礼说:“跟着您祁首事我放心!

养家糊口不说,还能长长做事见识、学学做人的规矩!”

祁宗轩说:“郭社长说到规矩,其实在整个会馆里,真正值钱的不是这些楼台和殿宇,而是那两块石碑!”

祁宗轩用手指着大殿前面的两块石碑说。

“两块石碑?”

郭修安不解的望着祁宗轩。

祁宗轩说:“咱们一起去看看就知道了!”

大殿左侧立着一块七尺高的青石碑,碑文由方正的正楷刻就:

同行商贾公义戥秤定规

十家集镇乃四方客商集货兴贩之地;

年来人稠货聚,期间即有改换戥秤大小不一,衡器不平。

是以合行会社商贾,集头齐聚山西会馆,公议戥秤十六两;

戥秤依天平为准,庶乎校准均匀者,公平无私,俱自遵依

。公议之后戥秤不得私换,违者罚戏三台。

如有异者,具戥秤赴山西会馆校验,不尊者禀官究治。

大清雍正二年。

大殿右侧这块石碑高约八尺,碑文同样由正楷字体刻就:

公议杂货行规碑

本镇之有杂货行由来已久,第以人心不古,规矩渐没。

集我商行公议规程,历剔弊端,斟酌尽善,规矩画一,主客两便。

左详条规,以示不配。

规:卖货不得包用,必要实落三分,违者罚银伍拾两;

卖货不得论堆,必要逐宗过秤,违者罚银伍拾两;

不得沿路会客,在门口拦路会客,任客投主,违者罚银伍拾两;

不得假冒名姓留客,违者罚银伍拾两;

结帐不得私让分文,如让者罚银伍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