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买卖(1 / 2)

关外的春天总是来的迟些。这里仍然被大雪覆盖着。 自首战游族突袭失败后,这期间,又有过几次战事。有胜有败。所幸伤亡不大。

几次进攻无果,游族便退回了自己的领地。很多将士进言应该乘胜追击,打入游族的老巢,将他们一举歼灭,永绝后患。

可辰榆认为,关外的草原实在太过广阔,他们并不熟悉地形,且如今大雪覆盖,将士们并不如游族之人耐寒,贸然率军前往,弊大于利,所以坚持只守不攻,待到春天再说。

帝王新封的贤妃,将自己五百万两陪嫁全部捐给边关军需之事,经过沿途的百姓们十多天的口口相传,总算传到了边关。

将士们对这位新晋的贤妃可谓是充满了好感,空闲时议论起来,语气里也是满满的敬佩。

辰榆听了,也心有同感。

只因五百万两实在太多!

要知道,一个普通百姓家,只要有二十两便足够全年的所有花销。五百万两,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贤妃一个闺阁女子,能将如此重金捐出,其心胸,见识,让人肃然起敬。

……

别人都在享受不用早朝点卯的假期,只有陆曦一人奔忙在各种应酬。

贤妃的成功上位,让大人们都认准了陆曦的"月老"能力。虽然心都已经痛到滴血,可大人们面上却还是很淡定从容。

面对大人们的慷慨解囊,陆曦也很无奈,因为贤妃只能有一个。若是帝王的每个妃嫔都要将自己的嫁妆捐出来,那天下人只怕该嘲笑帝王有"卖身"之嫌了。

自古以来,便是平民困苦之家,但凡是知理的人,都绝不会动用媳妇的陪嫁。陪嫁乃女子出嫁时,父母对其的美好祝愿,是给她日后傍身或是传承自己子女的东西,是她在婆家生活的底气。

可帝王如今是真的很缺银子,如此划算的"买卖"自然是多多益善。是以大人们的银子,帝王是要照收的。可往后只能暗地里收,也不能再以女子嫁妆的名义,得是大人们心甘情愿进献给帝王的。且此事当属秘密,不能透一点风出去!

这……这这这就让大人们很为难了!

之前还想着虽然舍了钱财,但也为自家在天下人面前博了个美名!让进宫的女儿能受天下人敬重!像他们这种有底蕴的人家,脸面往往比性命更重要!所以虽然心疼这般多的银子,可大人们还是只纠结一会儿,便做了取舍。可如今……

大人们忍不住在心里暗骂,

帝王此举与妓……何异?

既然做了婊子,就不要再立贞洁牌坊了啊!

事情有了难度,作为中间人的陆曦,可谓是句句斟酌!既要将帝王的形象美化,又不能让大人们心中落下不情愿。

"陛下登基也才不到半年,边关战事正起,朝中也有不尽的繁琐事需要亲力亲为。陛下现如今对风月之事分身乏术。并不是大人捧着银子,陛下便来者不拒了!但是既然大人有心寻我喝酒,我总得有所表示。若大人真的有心后宫……陆曦愿尽力在陛下面前美言。大人啊,陛下的后宫中如今已有两位娘娘,一位皇后乃先帝册封,一位贤妃也是陛下亲许,二人都是身居高位的。不论谁先诞下皇子……长子有多重要,大人心中应该清楚。当然了,大人也不必急于一时,我听陛下的意思,待一切事务平定之后,陛下也会按例选秀进宫的。只不过陆曦短见,这潜龙在渊时的陪伴可比腾飞九天之时的依附来的情深意重啊……"

大人很为难,需要与府中人商议。

陆曦笑着告辞。

一开始帝王为银两所愁的时候,陆曦便进言,国库没有银子,可大臣们有啊!明远侯便是二人先择定好的人选。

现在事态按着二人的预想一样,众多的肥羊已经开始咬饵,便是条件比第一次苛刻了"一点点",陆曦也不着急。

便是张三不愿意,难道李四也不肯?就算二人都拒绝了,还有王二李麻子呢。

他的网放的宽,总有那么一个两个上钩的。

而且现在只要再有一个人,国库的银子便能撑到新的税收之时,到那时,便是再有人想买,陛下也不肯再"卖身"了哟。

陆曦一连两天都未出门,日日在家陪着孕妻。

安然心中高兴,却也有些奇怪,"原本夫君日日都有席面吃,怎么现在倒无人问津了?"

"我这是浮生偷得半日闲。回朝任职之后,每日都有事情要忙,倒有些冷落你了,现在无甚要事,自然该好好陪陪你。"

安然听了,心里温热,靠在陆曦的怀里,"男子汉大丈夫,自然该在外面奔忙,哪能一直困在后院之地。你得皇兄看重,我心里也高兴。哪有什么冷落之说。"

陆曦最爱的便是安然的这份气度。

作为一个男人,若是只知道待在屋里,玩弄风月,与废人何异?

在陆曦的认知里,好女子当能治家安宅,好男儿当志在天下。二者相辅相成,如此才能家族兴旺。

陆曦突然想起符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