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年夜(1 / 2)

转眼便要迎来新年。年末的最后一晚,帝王会亲临宫墙,与百姓们同庆。

百姓们早早的便在城墙外候着,等待着今夜一睹圣颜的机会。

夜色如期而至。

帝王跟贤妃一起在太后宫中吃了一顿团圆饭。而后便一直未走,陪着太后说话。

清禾公公从殿外而来,"陛下,时辰到了。"

安博衍站起身,"母后,我们走吧。"

“嗯,贤妃也一起去吧。”

帝王话音落,黄佳梦赶紧站起来,上前去扶太后起身。听见太后的话,微愣,而后大喜,曲膝,"臣妾谢太后恩典。"

安博衍皱了皱眉,看了看太后,到底还是默许了。

在这一天,只有帝后,才能一同站在城墙上,受底下万民敬仰膜拜。

有时,帝王也可带上心腹大臣。带妃嫔一起的事例不是没有,只不过真真极少。黄佳梦突然得此殊荣,自然喜不自胜。

宫城下,二人左右搀扶着太后,缓步跨上台阶。

宫门外,底下的百姓们翘首以盼,见到城墙上有人走来,忍不住雀跃大喊,

"看!陛下来了!"

"是陛下来了!"

待安博衍等人在城墙边上站定,底下的百姓们便自发的一同跪下,三呼,

"陛下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陛下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陛下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千岁。"

安博衍一眼望去,城墙外的街道上全是黑压压的人头。在此尽头的人,只怕连他在哪儿都看不清,可却仍然在远处等着,朝他跪拜。

安博衍心中振奋!

这便是他该庇佑的天下!

这些便是臣服于他的子民!

安博衍抬手。

一旁的禁军见此,敲响城墙边的大鼓。

"嘭!"

"嘭!"

"嘭!"

这个大鼓立在宫城墙上,敲击发出的声音之大,怕是京都所有人都能听见。无事不得敲响。在今夜,它的声音代表帝王。

底下的百姓们齐声,"谢陛下。" 而后便相继起身。

今夜,直视天颜不论罪,而是百姓们的福泽。

百姓们站起身,看着站在城墙中央的三人。胆子大的妇人忍不住开口夸赞,"陛下可真是俊美。"

一旁的人听了,开口搭话,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卖弄自己为了今夜苦学许久的一句成语。"陛下自然是龙章凤姿。"

看着城墙上的贤妃,有人好奇的问,"那位便是咱们平民出身的皇后娘娘?"

遇见"求知者",自然有人开口解答,"不是,那是陛下新封的贤妃娘娘!我小舅子的堂兄弟的发小的妹妹,是在咳咳,大人物府上做丫头的,听说皇后娘娘生病了,已经好久不出自己宫门了。"

"啊?"求知者震惊。

又有喜好解惑的路人甲参与交流,忍不住替皇后惋惜,"可不是么!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也不见皇后娘娘露面,风头全被这位贤妃占了!"

听见这带酸的语气,路人乙不能忍了,"贤妃娘娘出嫁时可是三五万两陪嫁呢!五百万两!你全家老小再活几辈子都不值这个钱吧!人家贤妃娘娘多高洁,眼睛都不带眨的,全部拿出来捐给边关打战了!人家就是有资格站在陛下身边!"

有人笑这追问,"你怎么知道贤妃娘娘没眨眼睛?"

众人闻言,皆哄笑。

……

见此情景,百姓们只是单纯的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而在宫门内,城墙底下候着的大人们,看着贤妃能跟着一起上去,只觉得刺激心脏又刺痛眼睛!想着陆曦说过的话,心中暗暗发誓,绝对不能让她黄家一枝独秀!

安博衍拿过早已准备好的铜钱,抓了几大把,往下面洒去。

这是帝王给百姓们的"压岁钱",寓意赐福,压制邪祟!

此举动自然引得百姓哄抢。

百姓们只要捡到帝王给的铜钱,通常都是用绳子串好,然后给家中的老人,孩子们佩戴。期望帝王的福气能保佑他们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太后和贤妃同样抓了几把,扔了出去。

到此,君民同庆便算结束了。

安博衍朝底下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百姓们见了,又一同跪下,"恭送陛下。"

……

下了城墙,安博衍正欲送太后回宫,还没走多远,身后跟着的清禾公公便被一个跑来的小太监拉住,小声耳语几句,清禾公公微惊,上前几步走到帝王身边,"陛下。"

安博衍脸上笑意微顿,而后笑容不变,停下脚步,"乾安殿还有事务需处理,儿子就不送母后了,贤妃你替孤将母后送回寝宫。"

贤妃应是。

太后表示理解,"皇帝既然有事,便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