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也无人敢针对郑阔开,而且郑阔开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做人十分低调,对国王还赤胆忠心,在满朝文武百官中,郑阔开的品行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但是,鲁三元初来乍到,想到做到,他才不管郑阔开的功劳有多大,他也不在乎国王对郑阔开有多么器重。
鲁三元就是要铁环码头。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想抢夺铁环码头,必须要先扳倒郑阔开,另外,鲁三元也要着手清除国王身边的能人强将,因为这些能人强将都将是他日后亲政的障碍。
鲁三元关于陷害人的办法信手拈来,想害谁就害谁,害谁都会马到成功,而且还不露半点痕迹。
国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国王的语言就是国家的法律,国王不怕贪官污吏,不怕老百姓怨声载道,国王最怕的就是大臣们结党营私,因为当初,每个起兵的人都是通过结党营私聚拢在一起推翻先朝的。
鲁三元略加思考就决定用分裂国王和郑阔开的关系着手,让国王怀疑郑阔开,然后,国王一定会想方设法杀了郑阔开。
想好了方法后,鲁三元就准备礼物,礼物有一米多高的珊瑚树,千年人参灵芝,珠宝玛瑙,还有精品杜桑酒。
按照平常送礼的排场,鲁三元送的这些礼物至少要十个小太监双手捧到整阔开的府上,但是,鲁三元只带了三个小太监,只是三个小太监都挑着满满的两大箱礼品,扁担都压弯了。
而且,鲁三元还提前一个午告诉了李连贵总管,并且让李连贵派他的心腹小太监偷偷观察太子进郑府。
平时,鲁三元去哪家拜访,或者出城办事都做好保密工作,但是,这一次例外,鲁三元似乎想让外人知道他的行动,更想让人把他拜访郑阔开的事情传到国王的耳中。
郑阔开在官场上算个人精了,太子的造访并不是什么好事。尤其不能传到国王的耳中,如果被国王知道了,即使国王不责罚他这个老臣,至少在国王心中留下一块心病。
但是,郑阔开又不能得罪太子,太子是储君,虽然他知道太子要实际掌握王权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但是,一旦太子翅膀渐渐硬起来,那也不是他这个老臣所能对抗的。
所以郑阔开仍然以大礼迎接了太子的降临。
“不知太子驾临寒舍,老夫有失远迎,还望太子殿下治罪。”郑阔开有下跪的姿势。
但是,鲁三元怎么能让郑阔开跪下来,他急忙一个箭步上前,搀扶起了郑阔开。
“兵部尚书大人万万不可,太子年纪尚幼,不周之处,敬请尚书大人教诲。”鲁三元说话情到理到,不说出口成章,也是板板正正的,可谓滴水不漏。
郑阔开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小子不说是个大傻子吗?今天一见,这哪是傻子,朝中文武百官不也就这等模样了吧。
鲁三元天南海北地请教了郑阔开许多问题,还饶有兴致地听了郑阔开讲述的镇守边境的奇闻异事。
郑阔开心里实际一直在催太子快些起身告辞,但是,鲁三元却十分有耐心,就是坐着不起身。
在这种情况下,郑阔开不得不通知后厨准备酒宴,他必须请太子喝两杯。
这么一闹腾,鲁三元在郑府就呆了将近两个小时。
普通人如此交往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朝廷重臣如此交往就非同寻常,只要这件事传进国王的耳中,郑阔开这辈子就算到头了。
总管李连贵次日早朝后就把太子去郑府的事说了出来。
“国王,奴才有个事不知道当不当禀告?”李连贵习惯这样向国王告密的。
“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国王不以为然地说道。
“昨天下午四点多钟,御膳房一个叫小木虫的太监在郑府看到太子带许多礼物进了郑府,他还说兵部尚书还大礼恭迎。”李连贵声情并茂地说。
“太子在郑府上呆了多久?”国王板起面孔问。
“回国王,小木虫说太子在郑府呆了两个半小时。”
“两个半小时?这个郑阔开,越老越糊涂了。”国王非常不高兴。
国王自以为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鲁三太子,太子实则就是一个傻子,虽然近一年来有了一些变化,但是,怎么变还是大脑不好使,以太子那个呆脑袋,把王权放在他的手上,他也不会使用。
国王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鲁三元一直在国王面前都扮演原先那个傻子鲁三。在没有拿到国王退位,太子继位那张文书,鲁三元就一直要扮演下去。
国王准备下午见一见太子,他要从太子的反应中决定郑阔开的生死。
下午,五点后,国王处理完公务,就让李连贵去太子府叫太子。
“太子听旨,国王口谕,让太子即刻前往乾龙宫面圣。”李连贵宣完口谕,就给太子挤了挤眼睛。
鲁三元会意一笑。
于是,鲁三元就跟着李连贵来到了乾龙宫。
跟往常一样,太子因为大脑不好使,所以见到国王就免去了行礼,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