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自立门户干啥好呢(1 / 2)

穿成家中顶梁柱 燃完 3073 字 2022-12-28

吴桐首先想到的是,买羊毛纱线回来,让吴氏纺织好,然后再去请裁缝依照吴桐的要求制作成衣,自己盘个店面去售卖。

但一来,吴氏嘴上没有把门的,有点啥事儿就爱往外说,吴桐在商城买的纱线却不好解释。

二来,这来来回回的几道工序,太麻烦,而且又要多经手一个陌生的裁缝,还是不太保险。

吴桐决定,还是直接买成衣吧。

结果上商城一看,一件纯羊绒衫动辄八百上千,折合成银价,得要近五两银子一件!

我的天哪,这不是在抢钱吗?!

吴桐忍不住感叹,现代物价是真高啊。

但是制衣是需要人工成本的,直接买羊绒纱线说不定会便宜不少。

吴桐又在商城搜索了"羊绒纱线",这次的结果就好多了,同等重量的纱线价格,只有成衣的一半,不过算下来也得近二两多银子。

总而言之不便宜。

吴桐看着自己账户里的不到三万块钱的余额,觉得它们岌岌可危。

这段时间忙着香皂和搬家的事,吴桐山也不上了,野菌子也没捡了,答应帮宋治找灵芝的事儿也忘了,账户余额也好些天都没变了。

虽然已是秋季,野菌子虽然少了,但总是进项。既然自己不方便亲自去采,那就从乡民那儿收吧,多给两个铜板,利人利己的事儿。

吴桐准备把收菌子这件事儿,交给吴氏去办。

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开店卖羊毛衫的计划中去。

本来准备买些纯羊绒或羊毛的布料,然后拿去裁缝机剪裁,但是商城里的布料良莠不齐,而且多是各种材料混纺,吴桐只好放弃走捷径。

事业刚刚起步时,成本不能太高,吴桐先把买羊绒纱线纺织的计划否决了。

羊毛都会有些扎人,就算是现代也不可避免,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接受度,还是要尽量买不扎人的纱线。

挑来拣去,吴桐最后敲定了美利奴羊毛,价格只有羊绒纱线的三分之一,用来织贴身层也是可以的。

吴桐当即就下单了三个比较质朴的颜色,奶白、浅摩卡、白色夹花。

接下来就看自家阿娘的本事了。

其实如果是针织毛衣的话,对毛线的浪费能有效降低,但是时间成本却更高了。

如果是现代的针织法,一个妇人可能要花上个把星期才能织出一件毛衣。但若是用织布机,且不讲究花色纹样的话,一天织出一米长的布没问题,而宽度是可以自定的,最多一天半,就能把一件毛衣所需的布全部织好,接下来的事交给裁缝就好。

"阿娘,你帮我试着纺纺这个毛线看看。"

吴桐拿着新买的奶白色的毛线,跑去正房找吴氏。

吴氏住进新宅后,每日往里忙外地清扫规整,还没来得及织新布,织布机上空着的,现在试试织毛线正好。

"这是什么线?比麻柔软,比丝坚韧,我从未见过。"

吴氏摸着那卷毛线,细细查看。

"好啦,您先帮我试试好不好织,我要用作正事的。"

吴桐拆开毛线,让吴氏帮忙分缕挂线。

自从李掌柜派阿贵来找了吴桐两次后,吴氏已经接受长女现在也是个人物的事实了,在家里大事小事,只要是吴桐能说得上话的地方,她无条件听吴桐的。

吴氏赶紧拿了剪刀,把一大卷毛线分成等长的数十段,在织布机上挂好。这个步骤还挺复杂的,吴氏忙活了近二十分钟,才把准备工作做好。

正式开始纺织后,吴桐就站在织布机旁,看着吴氏一来一回地甩着手里的梭子,让布匹经纬相织。

因为只是试验,织出近十厘米后,吴桐让吴氏停手,检查一下纺织效果。

羊毛线软而有轻微弹性,织出的羊毛布带有轻微的弹力,触感柔软且暖和。

不错。

吴桐又在商城里下单了大量同色的纱线,方便吴氏织出一整匹羊毛布。

三天后,吴桐拿着织好的羊毛布,去寻城内最好的裁缝师傅。

她的设想是,做出一件背心,一件短衫,一条长裤和一条长裙。如果还有剩余面料,就做成长袜。

吴桐扛着这十二米的布,觉得人都要被压垮了,吭哧吭哧地来到西街坊市里的年氏裁缝铺,把羊毛布往裁缝铺门口一扔,累得直喘粗气。

吴桐擦着汗,对从店内迎出来的小老头儿说:"年掌柜的,做生意啦!先帮我把这布搬进去咱再谈。"

这小老头正是年氏裁缝铺掌柜,手艺号称荻县一绝,无论什么样的人来这店里,总能做得一身满意的衣服。

吴桐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会儿,气息平顺了,便向年掌柜细细描述自己的需求。

年掌柜听完,问:"短衫、长裤、长裙这些我都熟悉,不过这背心是个什么式样儿?小娘子详细说说?"

吴桐简单描述了一下,年掌柜一点就通:"类似半个圆领袍,却去掉了袖子,领口也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