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备好,嘉靖一边咳嗽、一边努力的喘着气,费力的写下几行字:
轿、万寿宫;
朱6/7、齐9人;
陆炳、九门、暗中;
王夫人、戚、陆炳、斗牛服戚与10锦衣卫入宫;
晴天、福媛、黄鹂伺候;
麦福、内阁,户部账目,重算;礼部,公主少师,速议。
汝,收人心、一切照常。
等嘉靖写罢,朱寿瑛一一用手指着,试探着说道:
“我先陪父皇乘轿到万寿宫去。”
“第二,吩咐朱六和朱七,召集他们兄弟9人听候差遣。”
“第三,派人联系陆炳,暗中加派人手盯住九门,监察3品及以上官员出入。”
前两样嘉靖皆是点头,第三样说完,他却是没有动作。
朱寿瑛反应过来疏漏了,急忙补充道:“这通知陆炳的人,让朱一去可合适?”
朱寿瑛说完,见到嘉靖点头,这才继续说剩下几点:
“第四,让王夫人去寻戚继光,让他去找陆炳领斗牛服,带10名锦衣卫进宫。”
“第五,让晴天去找福媛,让她和黄鹂一同伺候您身边。”
“第六,让麦福去内阁,分别通知户部账目重算,礼部公主少师之事速议。”
说到最后一点,朱寿瑛不由得又红了眼:“最后,寿瑛打圆场收人心、其余事务一切如常……”
“父皇,您何必如此?寿瑛能照顾好自己。”
嘉靖点点头,示意以上几条没问题,又微笑的看向朱寿瑛:“乖,听话。”
朱寿瑛听话的点了点头,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
见她应下,嘉靖又取出一枚锦袋装着的玉佩,伸手指着王夫人;
又取出一枚刻有“如朕亲临”的金牌,伸手指着‘齐9人’几个字。
朱寿瑛接过来说道:“父皇意思是,
让王夫人带着玉佩交给戚继光,作为见陆叔的信物;
再让朱一带着这金牌,作为圣旨?”
嘉靖点点头,艰难说道:“对”,随后抬起手,擦了擦朱寿瑛眼角的泪:“放心,没事。”
朱寿瑛知道,父皇的身体到底如何很难说,她没时间伤心难过,一旦处理不好,天下立时就要乱了。
嘉靖这些年打压了不少皇亲国戚,如果这消息出去,说不定哪些人会起心思。
深呼吸几次,朱寿瑛也冷静下来,想了想问道:“父皇,不用通知沈阿姨吗?”
嘉靖摇摇头,没有开口,如今他的肺痛得要死,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朱寿瑛看着那张纸,脑海中捋了一遍,确认没有疏漏,她又拿起铜镜照了照,见脸色一切如常,这才行动起来。
…………
戚继光住处。
王夫人回了家找到戚继光:“夫君,有上谕。”
戚继光原本在家整理练兵纲要,闻言就要下跪。
王夫人伸手搀过:“夫君不必如此,是大公主告诉我的。”
戚继光闻言不由得呵呵一笑:“娘子,你莫不是在拿我打趣吧?我可正忙着陛下交代的事情呢。”
王夫人取出那装有玉佩的锦袋,一张信封,正色道:
“夫君,这两样是大公主让我给你的,着你立刻去北镇抚司寻陆指挥使;
之后按信上吩咐办就是了。”
戚继光闻言虽是摸不着头脑,却也只好如此:“我这就去。”
…………
北镇抚司,陆炳刚跟黄锦交接了之前的两个宫女,就又接到手下附耳奏报:“陆大人,有陛下近卫来了。”
啧,事情不断啊这是,陆炳赶紧往外走,见到了近卫头子,赐名朱一。
朱一直接出示金牌:“陛下旨意,陆大人亲启。”
说罢,他便递出一封信,照圣旨的规制封着,陆炳打开一看字迹不对,便又看了眼落款——
‘大公主朱寿瑛代书’。
陆炳有点拿不准,只好又问道:“朱大人,你接到的是陛下的旨意,还是大公主的吩咐?”
朱一答道:“大公主亲自吩咐,陛下在一旁点头的。”
陆炳闻言答道:“既如此,我即刻去办。”
看着朱一离开的背影,陆炳也放下心来:还好,看来问题没我想的那么大,不至于改天换日,这就好。
有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百姓怎么都苦,可是当官的就不一样了,越安稳他们越有利。
于陆炳而言就更别说了,他跟目前两位皇子都没有私交,若是改天换日,日子肯定没有现在好。
两位皇子又年幼,真到了那时候,太监的地位定然要压锦衣卫一头了。
这边刚吩咐完,又有人来报:“陆大人,戚继光带着此物要见大人。”
陆炳取过那锦袋,打眼一瞅,乃是一枚刻有‘熜’字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