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有惊无险(1 / 2)

黎明大逃杀 针眼画师 2163 字 2022-12-27

由于省内机场设备有限,没有电子通播,一般根据地面的气象预报和联系管制员获得气象条件。如今版纳的无线电里也无人应答,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只能下去一试。

我通过自动驾驶操纵着飞机,其实现在的飞机很智能化,通过人工在方式选择面板上通过改变航向、高度、速度,然后飞行控制计算机收到指令。

俯仰是通过电动配平和升降舵来控制,横滚呢是通过直接操控副翼或者飞行扰流板来控制,光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比开车简洁多了,最起码不用随时盯着路面避让行人,当然路面行驶只是二维操控,而驾驶飞机是三维一体,方便又快捷。

根据航图,版纳跑道西侧最高的山峰是2429米,东侧是1637米,我们要以251度航向去截获盲降台的航向道,然后以161度沿着下滑道进近,最终找到跑道。

当接近最后进近航段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云中,此时只能通过飞机仪表来判断飞机的位置。从进入云中开始,山区特有的颠簸就开始显现出来,现在显示风向还是顺风,而且风向和风速在摇摆不定(进近时需要稳定的逆风,来增加升力和减小地速)。

此时J博士被孙瑞看守着坐在了第一排,李丽和那个兽医tony照顾着受伤的机长,其他人都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座位。客舱里只有飞机不断抖动的声音,谁都希望着早点落地,这种糟糕的乘机体验这辈子都别想再来了。

我和小涛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眼睛瞪到最大,全然不顾后面的赵欣已经死死的抓住肩带,闭上了双眼。

千万风切变警告别叫了,由于气流比较乱触发了警告的阈值,就得复飞了。乱流区一般在真高3000尺到1000尺左右,坚持住就好了。

这时,我注意到我这边的无线电高度表一直没有显示,由于飞行指引和自动驾驶是依据此设备来工作的,如果低空一直无显示,自动驾驶就会断开。

“哔哔哔”随着自动驾驶断开警告响起,我喊了一声:“自动驾驶不可用,我人工操控。”

由于气流的的波动产生的操纵阻尼由驾驶杆传到了我的手心,电脑操控一般都比较平稳柔和,而到了我的手里由于人脑反应速度自己操作精度不如电脑,颠簸反而更加剧烈,再加上不能够目视跑道,进近的压力陡然剧增。

此时飞机已经完全建立好了着陆形态。

“1200英尺,着陆形态完成,稳定进近。”小涛按照公司规定标准喊话。

“500尺”

我逐渐适应了风的强度,顺着它的趋势控制得越发精准,随着高度越来越低,极小的偏差都会完全偏出跑道边灯延长线,可以修正的余度就越小。

“差一百到决断高度。”

决断高度是国际民航术语,指的是在此高度如果可以目视跑道就继续进近,否则就复飞。

此时一滴汗水顺着我的脸颊滑落,还有100尺,也就是一两秒钟的时间,再不出云又要复飞了。

“决断高度,我靠,终于看见了,天哥。”

小涛也激动坏了,没管标准喊话了,大喊了一声。

我用余光瞟了一眼,版纳的决断高度比昆明的高,16号跑道还在远处隐约可见,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

“继续进近,开雨刷。”

随着钻出云层,乱流也减小了,目视阶段我控制着飞机以恒定的下降率,逐渐向跑道接地区飞去。

“fifty,thirty,twenty,ten.”

机头逐渐拉成了接地姿态,并且油门缓缓收光。我依据着几年如一日的观察,外加次数有限的练习,模仿着机长把飞机第一次降落在版纳机场。

随着主轮先接地,滑行了一段距离以后,随着升力的减小,加上减速板伸出以后阻力的增加,机头缓缓的下落。

“减速板升起,反喷开锁。”

反喷通过折流活门把一部分的发动机动力往前喷,用相反的力使飞机减速。

“地速60。”飞机的地速逐渐减到了安全速度以下,并且逐渐停住。

“BH2997,我现在占用跑道,机长已经受伤,飞机无法滑行,请求拖车支援。”

虽然飞机左右都有滑轮,但按照规定正常右座是不能自己滑行的,防止出错,于是我做了最后的呼叫尝试。

无线电里还是全程静默,只有那“呲呲,呲”的神秘背景音。

“我靠,真邪门,平时这机场飞机再少好歹也有几个人啊,今天连个鬼都见不到。”

我咬咬牙决定道:“既然是特殊情况,我们就只能滑到远机位,那边有加油车、消防车,机坪也比较空旷,没有人理我们没有廊桥或者客梯车,要下客我们只能用撤离滑梯了。”

“靠谱吗,那滑梯是一次性的,用了公司得花好几万呢。”

“那不是我们所考虑的,机长受伤了,救人要紧,而且你别忘了飞机上还有一个劫机犯。你帮我监控着点儿,我从来没在真机上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