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本来读儿子的信就很心酸,加上夫人的昏厥,他根本就读不下去了,他把信放在桌子上,想平息一下自己的心情再看完,等夫人的身体稍稍好转再把儿子的信读给他听。他不知道这信里有信,所以,他没看见,但中秋看见了。
中秋的眼泪在整个听老爷念信的过程中没有止住过,他不但听见了振国对他们母女的感激,更听见了振国对她自己的关心,那种被关心的感受,即便是有人要她马上为振国去丢掉性命她都会毫不迟疑的去实现。
在扶夫人进房的时候,她戚戚地回头紧盯着振国的信,好像那就在站在自己面前的振国,她生怕一转身那信就会随风而逝,生怕那振国就会将她置之不理,因为心念,因为心细,她没有看漏一点东西。
她看见了一个被封的小信封,上面有一行小字:“中秋亲启”
看见这信,中秋不禁心头一热,刚刚止住的眼泪再一次跑出了眼眶,顺着脸颊直流而下,振国的身影,一下子占住了她的整个心房。
“妈,振国另外有信给我,安邦,你扶好妈妈。”
“去吧,孩子,妈妈没事,你们都是妈妈丢不下的孩子,去吧!”夫人不像老爷,她认定了这个心底善良的孩子,她心里认她是儿媳,口里却认她做女儿,她理解中秋对振国的思念,自己当年深有感触,虽然现在身体十分不适,当想到自己当年那首“闺中织女厌翻书,只为牵牛上心头;红叶题词无寄处,眼前美景煞如秋。”时的尴尬,她的脸上还是不禁翻起一团红云。
中秋拿上信,又羞又急的跟上正进房门的妈妈,然而,妈妈并未领情,慈祥地看了看中秋,停下脚来,对她轻轻一笑说:“孩子,不知振国是不是前世修了什么德了,有你这么个懂事的孩子向着他,只是苦了你了,妈没事,这里有安邦呢,你去吧!”说完,她的视线缓缓的转向安邦,“安邦,你先扶妈妈去拜一回观音,我要去感谢观音保佑了振国大难不死!”安邦顺从地用双手支起妈妈的身架。
她怯怯的看了一眼安邦,见安邦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点头,她才放心回头走进自己的房里,把门轻轻的带上,把门拴好,才将那信双手捧着贴在自己的心窝,任凭本来起伏的酥胸开始颤抖,她只是一个劲的紧闭着双眼,享受着那无穷的快乐。
良久,她才如梦初醒。她将那封得严实但薄如叶片的信,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的柜子上,自己在床缘上正襟危坐,脸上一阵潮红。她对着信封,像模像样的责备着:“你这没良心的家伙,走了这么久了,也不给中秋带个话来,搞到今天你才回来,我不理你了。”说完,还煞有介事的将身体转了过去,脸带羞涩,对着振国的信笺发呆起来,真正的见信如见人。
心情稍许平定之后,她的眼睛再一次盯着柜子上的来信,心里涌上一片柔情,在洞庭湖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因为有振国,中秋感到非常快活,虽然是因为担惊受怕而去,却是春风得意而归。湖堤上的那一滚,滚出了她心中一生永远不灭的火焰!
她缓缓地拿起柜子上的信,虽然迫不及待的想撕开,但又如获至宝的舍不得损坏。她把信封拿起冲着窗外射进的阳光,想透过阳光看看那里面写的是些什么,可是,除了表面上的“中秋亲启”之外,再也看不出别的名堂。
她有些埋怨振国,为什么不用让我照着光可以看见的纸来写呢,那样,自己就可以原封不动的收藏起来。可是又一想,也不对,如果自己这样看得到那么其他人也能这么看得到啊?那她的振国也就没不要把信封起来让自己亲启。这样一来,她又觉得错怪了振国,她的心里好些过意不去,无奈之下,她先用嘴在信封上深深的吻了一吻,然后,纤手慢慢的将信封撕开,两个手指伸进信封的那一刻,她的心再一次犹如脱兔。
“中秋,中秋,中秋,中秋,,,,,,”中秋打开一看,头一页除了中秋两字,根本就没别的。
“搞什么鬼呀,叫一次不就够了吗?”虽然心里有些不知所以,但还是有一股暖流传遍她的每一根神经。她将第一张拿开,只见第二张上却被他写得密密麻麻的,她有些慌乱起来,于是偷偷的看了一眼房门,确认那门还是关的严严实实才继续往下看着振国的来信。
“我听玉山叔说,你在我家照顾我父母,我非常感谢。”
“你怎么感谢?哼!”中秋美滋滋的,不过,她心里在想“振国知道我在他家,一定知道我有多爱他吧?想我了吗?不要以为我是死皮活赖哦。”
“在我的心里,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女人,那一次无间的亲近,使我永远忘不了你柔软的身体和浑身香气,我承认,在我的心里,从那一刻起,你,就是我的女人。”中秋脸上通红,芳心直跳,她悄悄的抬起手来,闭上眼睛,痴痴的闻了一下自己,“我已经是你的女人?我香吗?那你为什么还不写说你想我?哼!”
“我非常想你,我的女人!但是,因为抗日的决心让我无法天天和你在一起,牵着你的手到山岗上去看日出日落,手枕着你的头躺在树荫下听林海惊涛,相拥着趴在窗口看鸟雀双飞;没有办法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