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吕惠卿有意难文士 三兄弟大闹侍郎府(1 / 4)

大宋白眉 张渲国 6468 字 2023-01-07

上回书正说到房书安请颜查散出头,给巡山叟杜坤师徒求情,颜查散一口答应,老房的心放下了。

他们正吃呢,门上人跑进来了:“大人,大事不好!出事啦!”

颜查散把脸一沉:“什么事儿大呼小叫?没看我在宴请客人哪?”原来颜查散文人出身,最看重礼数,宴请客人不准别人打扰。

门上人看颜查散面沉似水,结结巴巴的说:“大人,不是我不懂规矩,是这个事儿太大,必须您去才能解决。”

“嗯?何事?”

“门口来了一群文人,能有好几百,吵着要见您,您不去解决不了。”

颜查散纳闷,文人在自己家门口聚集,不定有什么事儿,自己得去看看,他对老房说:“书安,你先吃,我去看看。”

老房也把筷子放下:“我也吃饱了,陪着您一块去。”

爷俩一起奔了门口,果然有好几百文人聚集,直觉告诉颜查散:这个事儿小不了。

就见领头的一人,身高六尺,四十多岁,黄白镜子,颜查散还认识他,是多年不中的秀才,胡中。

颜查散问:“胡中,你们为何在本府门前喧哗?”

胡中拱手:“我们有事请求大人做主。”

“什么事儿?”

胡中说:“大人,您可记得儒生王景亮?”

这胡中提到王景亮,颜查散脑瓜子都疼,为啥呀?这个王景亮,也是读书人,也喜欢附庸风雅,当时大宋文学社团盛行,大的有苏东坡社团,欧阳修社团,小的不计其数。

就连颜查散也组建了包龙图社团,主要成员有包拯,公孙策,颜查散,倪继祖,包世荣,甚至雨墨,倪继祖的书童邓九如都是社团成员,他们吟诗作赋,有不少文学作品流传于世,为大宋朝文学做了突出贡献。

这王景亮是开封富户,也喝了几年墨水,还考中了一个秀才,他也组成了一个文学社团,不过他这个文学社并不是研究诗词文章,而是专给士大夫起不雅外号,故社团被称为“猪嘴社”,满汴京城都知道。

你给别人起外号开开心也就罢了,他拿当朝大臣礼部侍郎吕惠卿开玩笑,给吕惠卿起外号叫吕三黑,说他手黑,心黑,财黑。

这个外号被吕惠卿给知道了,他衔恨在心,便寻了一个借口,说他们诽谤大臣,将王景亮等人抓进大狱,不日就要充军发烧。

王景亮的猪嘴社着急了,这才找到颜查散,让颜查散给帮忙。

颜查散心说:“你们这帮无聊的文人,天天不干正事儿,整天惹是生非,吕惠卿是什么人?笑里藏刀,反复无常的小人,连他老师王安石都能出卖。当初太师庞吉,都不愿意招揽他,你们得罪他,这不是自己作死吗?”

胡中把事情原原本本诉说完了,他请求颜查散出面,把王景亮给放了。

颜查散一皱眉:“胡中,人是吕惠卿大人抓的,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们应该求他才是,怎么求到我门前?”

胡中说:“我们不是没去,我们去了,刚到门上,就被他们家奴乱棒打出,不得已,才求到大人门上,您千万给做主,咱们大宋有祖制,刑不上大夫,祸不及文人,王景亮虽然顽皮,罪不至于充军发配呀。这要真充了军,一路颠簸劳碌,他这条小命还能有吗?”

颜查散叹口气:“就是大宋对文人宽松,导致这些文人无法无天,也罢,我就去吕惠卿大人家,为王景亮求情,过几天你们听信罢。”

“多谢大人!”胡中一躬扫地,后面那些文人,也对颜查散行礼,然后都散了。

颜查散和老房回到客厅,老房问:“这个吕惠卿是何许人也?”

颜查散说:“吕惠卿现任礼部侍郎,深得太子器重,他和当今名士王安石关系莫逆,不过此人心胸狭隘,恩将仇报,不是我辈中人,我和他没有什么深交。”

“既然没有深交,能有把握要人吗?”

“试试看吧,尽力而为也就是了。”

老房问:“颜爷爷,您什么时候去?我左右也闲着,您要去,我给您做保镖得了。”

“哈哈哈,书安,你足智多谋,跟着我最好,救人如救火,咱们一会儿就去。雨墨呀,你在家看家,颜玉颜堂,你俩不许出门,好生给我呆着。”三个人答应,老房让小灵侯褚恭也在府里等候。

俩人又喝了一碗茶,颜查散吩咐备轿,四个轿夫快步而至:“伺候老爷,老爷去哪?”

“去礼部侍郎吕大人家。”说完了,颜查散进了轿子,四个轿夫齐声大喊:“起轿!”轿子颤悠悠直奔吕惠卿家。老房随后跟随。

两家离得还不算太远,大概一柱香的时间到了,老房上前:“门上人听了,集贤殿大学士颜查散来访,让你家老爷出门迎接。”

门上人闻听是颜查散:这官比我家老爷可大,撒脚如飞报信去了。

时间不大,吕惠卿快步前来迎接:“颜大人,您来我府上,怎么不提前通知下官?下官迎接来迟,恕罪恕罪!”说完了给颜查散行礼。老房头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