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也是有几个内线的,不然,赵府怎么会在赵家南山独占鳌头,尽管赵家在国军里混得风生水起,在地方也有根基,但家族大,所有的人事来往,以及看家护院的套路,也都是有策略谋划的。
他经过初步的摸排,捋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赶紧去跟宋蓉汇报。
原来,在赵家南山,五六十户人家,大多赵姓,但也不乏其它姓氏,譬如金三家。金三是赵家药铺赵掌柜的外甥,前几年爹死了,日子没法过下去了,就跟着娘来到赵家南山落户了。
他偏偏是不叫老娘省心的主儿,好吃懒做,头几年依仗舅舅家的大药铺帮衬着,又让他在铺子里做个捣药跑堂的差事,生活还算可以。但他晚来早走,就是不愿意吃苦。后来赵掌柜的看他不学无术,浑浑噩噩的,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索性三八两句话,就把他们娘俩开出去不管了。
穷到一定程度,这小子就开始动脑子想办法了。
还别说,他其实很有脑瓜的,除了好吃懒做外,天生就有号召力,没事就聚一帮子不正干的毛头小混子,给他们当头头,这天长地久了,就有地位了,成了出谋划策的智囊,其中还有几个富家子弟,经常拿酒拿烟孝敬他,这些人都叫他“小诸葛”。
也是奇怪了,那帮人每次小打小闹地打砸抢的时候,他从来不参与,但却能够占大头,是分红最多的一个。再比如,他想要的东西,从来不自己出手,拐个弯儿,喽啰们就屁颠屁颠想方设法达成,特别是女人,曾经得手好几个,大姑娘小媳妇的,有同村的,也有邻村的。那些女人,常常是吃了亏,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这一天,金三正在村里溜达,发现一个浓眉大眼,个子高高的男人,带着一个俊俏的女子,边走边聊。鬼使神差,一眼万年,他觉得这个女孩太好看了,天女下凡一般,便悄悄跟在后边偷看,那是越看越好看,心急火燎的,巴不得马上据为己有。
这两个人,正是刚刚从赵府出来走走的冯爱国和玉珠,他们的恋爱正是卿卿我我的时候。
金三当晚就召集小喽啰们,没用多久,把玉珠和冯爱国的底细打探得清清楚楚。赵府一个小丫头,负责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平时深居简出,一般出来的目的地,只有赵家大药铺,是给孩子买药什么的。
大药铺他太熟悉了。至于冯爱国,有个人说之前见过,是土匪刘玉手下的,后来逃跑了,好像逃到赵府,刘玉手下还派人买捉拿过,这个人叫赵六子,是赵姓家族一个分支。
喽啰们商量来商量去,赵府是赵家南山的大户,户主赵义可是响当当的93军的人,敢惹吗,不敢!
有什么办法吗,有!金三说:“你们就不会动动脑子吗,长脑袋是干啥的,仅仅是吃饭的家伙式吗?”
最后,他把赵六子留下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妻舅,恰恰是冯爱国一开始投靠的刘玉刘大土匪。这下有故事了。
金三跟赵六说:“让你舅舅做成这事,好处自然是有他的,但不要说是我让做的,就说是你想要这个人的,等事成了,把人送到我奶奶家,那里是我老家,还有个老院子,有闲房。以后的事慢慢来。只要她从了我,我就有办法让她嫁给我,而且是心服口服嫁给我,我是谁啊,全村有名的小诸葛,只有我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成的。你这次立了头功,以后好事,我第一个考虑你!你有啥大事小情,我帮你摆平!”
接下来,这帮小混混的团体,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该筹款的筹款,该跑腿的跑腿,这就是金三独有的本领。
刘玉呢,天天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无利而不往,架不住外甥赵六的死说活说。他也考虑过赵府的势力,那可是有人有枪的主,只不过他恨毒了冯爱国,因为跟赵府的瓜葛,所以至今没有拿到他,这口气一直憋到今天,没想到这小子竟然送上门来了,他的女人,呵呵,况且只是赵家区区一个丫头,做得巧妙隐秘,也就万事大吉了。
刘玉开始布局,派人踩点,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于是,两个土匪两匹快马,不费吹灰之力,一场碾道拖拽绑架,毛巾堵嘴,麻袋里装人的系列操作,在神不知鬼不觉的寒冬里,顺利演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