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艾华见到了灯笼花(2 / 2)

国家事业 静易思 3513 字 2023-02-08

远。

艾华望望墙壁上,没有《山南日报》,自然没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头版头条大标题文章。

但是,墙面像是粉刷过,窗边多了一幅影星美女图像的挂历。

艾华首先想起了“灯笼花”那年讲她的姥姥,想知道她后来的事。

“灯笼花”说:“那架侵透着我姥姥无数心酸和血泪的宝贝疙瘩织布机,不仅是她全家老少穿衣的保障,也是挣些小钱养家糊口的来源之一。

但这两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乡里人也不再穿土布衣裳,织布机在窗前冷落下来,成了摆设。”

艾华问:“还在她家放着的吗?”

“灯笼花”说:“搁置以后,那架织布机不知去向,我姥姥也于几年前离开了人世。”

接着,她似乎动起了感情,说:

“我疑心姥姥是上天下凡的‘织女’,疑心姥姥的织布机是被她带到了天堂中去了。”

艾华有些留恋地说:

“是的,社会发展很快。五光十色各种纺织品的出现,在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旧式织布机自然会淘汰啊。”

“灯笼花”说:“现在,家庭主妇们不再转动古老的嗡嗡响的纺车儿,不再穿针引线缝土布衣衫和纳鞋底。”

艾华问:“你姥姥享年多少?”

“灯笼花”说:

“俗话说‘“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我姥娘她老人家九十八岁去世的。”

小荷“哦”了一声说:“近百岁了,真是高寿。”

艾华说:“我觉得吧,或许你姥姥在织布时,从那里获得了犹如健身器般的益处。

或许是穿着绵布衣衫没有污染。

或许是农村的山林没有尘土和废气。

或许是粮食蔬菜自然生长,你姥姥才能这么高寿呀?”

“灯笼花”说:“可能你说的都对。

我姥姥有幸伴着织布机,姥姥也不幸伴着织布机。

她活在十九、二十两个世纪中。

活在那段旧时农业与现代农业过渡的岁月里。活在古老的乡村尚未唤醒的时代中。

她老人家没享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成果。”

接着,她又说:“直到现在,我还忘不了姥姥那架织布机的声音。”

艾华说:“怎么会听不到?那声音已融进我国发展的宏大韵律里去了。”

“灯笼花”笑了,说:“你艾华说话好有诗味。”

这时,艾华想起白天社员们总夸孙顺龙,就问“灯笼花”原因。

“灯笼花”就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艾华和小荷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夜深了,艾华和小荷就离开“灯笼花”娘家,到广土村她们自己的家里休息。

艾华又想起一件事,问小荷:

“白天,‘活宝’孙秀清还说起当年二次推荐投票上大学的事。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谁告到县里,让第一次投票作废的。到底怎么回事啊?”

小荷说:“我也一直纳闷。

不过,当年,我让孟雅丹问问她在县教育局工作的大姥爷陈大勇。

小雅丹说,她已问过大姥爷。大姥爷说,‘你就不要打听了,这是纪律,纪律,你懂吗’?

雅丹都问不出来,谁会打听得出来呢?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的谜。”

艾华心想:“永远就永远吧。多少年过去了,不去深究它了。

况且,即使解开了谜团,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觉得,能与“灯笼花”见上一面,已是莫大的满足了。

众人谁也不知道,那个谜,志远心里早有答案了,但不会告诉任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