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嘿笑一声,“属下只能说,游刃有余,一切尽在掌握,二奶奶您大可放心。”
苏黛牵唇笑了笑,“那成,我放心。”
接着转移话题,“回头麻烦你,替我将压在府里的那些报纸,送到岩柏院来,另外,我需要一些沿海城市的报纸,不居于什么内容,有关名人介绍,或印有照片配图的,最好不过。”
刘良仔细听着,也没多追问苏黛要这么报纸有什么用,只应声答应下来。
没两天,岩柏院的堂屋里,就堆叠了一摞的旧报纸。
苏黛花了小半天的功夫,将印有照片的那些一一翻阅过,而后发现了淮南一代与沿海城市的极大区别。
那边之所以繁华,与洋人接轨自是主要因素。
报纸作为时下人们唯一能了解政局和动荡讯息的主要通讯方式,在沿海大城市,印刷日期延顺,内容更新的也非常快。
分门别类五花八门,大到政策发布,名人传,商行推广,小到哗众取乐的权贵与歌舞伎绯闻韵事,全都有。
只一点,每天都有印刷分发,内容每天都很新,不止追踪于一件事的接连报道。
苏黛素手压在那摞报纸上,面上神情若有所思,指尖力道轻缓,一下下叩着。
半晌,月牙形粉润指尖微微蜷缩,她眉梢浅弯,有了主意。
比起将衣裳挂在店铺里等人来观赏,何不学学大城市的法子,拍了照片印在报纸上分发出去?
看到的人或许不会太多,但只要看到了,多少都会多留意。
一传十十传百,自然会人尽皆知的。
拿定主意,苏黛开始着手去实施。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新花样和图稿描好,然后让刘达安排人送去陈师傅的成衣店。
等衣裳做出来,又请了报社的拍摄师傅和编辑到成衣店。
有身份做便利,苏黛登报宣传的主意实施的十分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