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津府车行的秘密一(1 / 2)

在玲澜车行成为玲澜集团的这十年的时间里,王清澜兄妹三人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王清睿已经通过乡试,成为了一名举人,因中举时年龄尚小,便听从白海宁的建议没有出仕,只一心为春闱做准备。

小玥玥在白师母的悉心教导下,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举手投足间尽显贵女风范。

王清澜是学业,事业双丰收,古人大家闺秀该掌握的知识她一样不落,还在生意场上闯出了一番天地。

考虑到明年的春闱事关哥哥的仕途,且只有在京城,王清睿的发展才能更好,兄妹三人一商量,索性到离京城最近的天津州府安家落户。

京城虽好,但过于繁华,且各势力分据。玲澜车行虽然只是一个商户,但因涉猎的行业较多,总免不了和一些势力打交道。平时他们蜗居在小县城,各方势力即使想拉拢也不方便,但一旦进入京城,各方势力必然蠢蠢欲动。

以目前他们的实力,不管站在谁的队伍中,都只能是炮灰。

王清澜只想安静的做生意,并不想和那些势力们搅和在一起,就选择了离京城最近的天津。

一方面可以让王清睿换个更好的环境好好备考,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天津有个北方最大的港口,她想尝试着看能不能做国际贸易,将生意做的更大。

而且天津到京城的路程如果坐马车两天的路程即到,在王清睿没有彻底的成长起来之前,他们只想低调行事。

兄妹三人临走前,分别请李美玲和白海宁夫妇吃了一顿饭,将准备陪哥哥备考,到州府安家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美玲和白海宁夫妇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叶集这个地方并不是他们的故土,当年兄妹三人也是四处流浪,遇到好心的叶家村村长才留了下来。

李美玲已经成婚,生了一个胖儿子,听说他们要离开叶集镇到天津发展,立即说了一件让她头疼了好多天的事情。

之前,因为王清澜总忙的脚不沾地,她觉得这件可大可小的事情没必要说给她听。如今,王清澜既然准备前往事发地,她自然是要说出来的。

原来天津的旗舰店自半年前开业火了一段时间之后,销量就开始走下坡路,管事的是她的一个亲戚,平时也很是能干,但不知为何,在这件事情上总是不得力。她一直想到天津看看问题出在哪,但因孩子太小一直走不开。

天津离京城比较近,如果问题总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京城的生意,故李美玲巴不得王清澜第二天就走,并告诉她,天津及京城她也早晚会去,让她先去打前站,等她儿子再大些,她在这边找个合适的管理人员,她也要带着一家老小到天津或京城发展,谁不想到大城市里发展呢。

白海宁夫妇也很是支持,在他们的眼里,王清睿踏实肯干有才华,窝在叶集镇这个小地方的确埋没了他。而王清澜和小玥玥秀外慧中,也非池中之物,早点走出去,对他们的发展更好。

兄妹三人在他们的真心祝福下,挑了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带着家里能带走的所有物件,雇了辆马车,开开心心的往天津而去。

经过两天的奔波,他们终于到了天津州府,为了更好的了解天津州府车行的情况,他们没有事先和车行的人打招呼,而是先住到了玲澜集团旗下的酒店里,嘱咐他们暂时不要泄露行踪。

休整了一天后,兄妹三人先到物流公司了解了下情况。物流和车行一直是分开管理,两边的负责人虽然熟悉,但是并不深交。

车行卖出的货品自然也是走的玲澜物流,在这里可以在不惊动车行的情况下,查到第一手的情况。

从物流的记录上来看,州府的车行的确只在开业的那一个月红火了一段时间,之后,销量就开始逐渐下降,直到现在不温不火。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自行车目前只有玲澜车行制造,没有竞争对手,且州府靠近京城,老百姓富裕且喜欢赶新潮,通常京城有的东西,州府很快也会流行。

没道理京城几乎每家都会有的自行车,州府反而不跟风。王清澜很想知道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州府的老百姓不可能不喜欢自行车。

天津府的老百姓因靠近港口,一向富裕,以老百姓的目前收入,一个家庭买辆自行车不是问题,那问题应该还是出在车行里。

第二天一早,兄妹三人分开行动,王清睿到牙行去购买合适的住房,王清澜带着小玥玥到车行调查情况。

车行的对面正好有个茶楼,姐妹俩选择了一个二楼靠窗的包房,正好可以看到车行。

车行的伙计早早的开了门,开始打扫卫生,整理店铺的陈列,一切都是按照玲澜车行的员工上岗要求做的,王清澜满意的点点头。

车行位于州府最繁华的主街上,虽然租金有些贵,但是人流量比其他的街道要多不少。

王清澜数了数,从早上到晌午的两个时辰内,路过车行的人,至少超过二百人以上,走进车行的人有五十人左右,但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推着自行车出来的,看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