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过年啦!过年啦(1 / 2)

大年三十一早,苏家四口人穿上新衣服,在商城里买了点油条豆浆对付一口。

“娘,这个红包行不行。”苏悠悠在帮杨秋禾他们夫妻俩挑选红包的款式,这是要给苏大哥家两个孩子和苏姑姑家两个孩子的。

杨秋禾觉得太花哨了:“这不行,这个时代可做不出这样的红包。”

“也对哦!那咱们买红纸自己包一个吧!”

苏棣华说:“昨天咱们家没卖春联吧?”

杨秋禾一拍脑门:“竟然把这个给忘了。”

苏棣华想起苏念恩在学堂的时候根本不花钱,应该他手里没啥钱。

便说道:“妹妹,给我多买些红纸,我带着大哥一块儿去写春联。”

苏悠悠秒懂苏棣华的意思:“卖春联挣钱呀,村里可就五十二户人家,挣不了几个钱的。”

苏棣华道:“带着大哥赚点零花钱。”

苏悠悠懂了,立马给他下单了红纸。

苏棣华带着红纸和笔墨纸砚来到老宅,先是给苏家老两口和苏大哥夫妻拜年,随后才去找苏念恩说写春联的事儿。

苏大嫂说:“棣华这小子还挺有礼。”

苏大哥回道:“当初是你因为棣华念书折腾,把和顺自家挤兑走了,现在说棣华有礼了?”

苏大嫂觉得委屈:“那我还不是为了让念恩读书么,念恩考上秀才老爷咱们家的地就不用交赋税了,你们也不用去服徭役了。”

苏大哥觉得她就是强词夺理:“棣华念书不也是一样的么。”

说到这,苏大嫂还是有点心虚的,她歪着脖子道:“你不知道念恩一直想读书么,就因为棣华长大了,你们就不让念恩读了?”说着说着苏大嫂就不心虚了,反而替苏念恩委屈上了:“你没看见主屋里的书么?他读书时买的书都被他翻烂了。而且和顺家都搬走了,空下的屋子爹娘也不让念恩住。”

苏大哥也有些觉得对不起儿子,但是站在大家的角度上他觉得这件事并没有错:“家里的地种不过来,爹娘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念恩长大了不就得在家下地?正好棣华到年纪了,就把念恩替换下来怎么了?念恩出去念书也不用单独的屋子,空着放些东西不行吗?”

苏大嫂说:“不怎么,行行行,你们都是好人,就我是坏人。”说完转身就走。

苏大哥气的也转身出了院门,到村里宣传自家儿子卖对联的事儿去了。

村里人正愁今年过年没对联呢,一家派了一个人来老苏家买对联。

李大娘一来就看见苏家院子里摆了个桌子,上面都是红纸,苏念恩正在上面写字,桌子右边放着写好的对联,苏棣华在旁边拿着剪子在旁边裁纸。

李大娘说:“念恩啊,我家想要抱俩大胖孙子的对联。”她家四个儿子,就俩儿子成婚了。

苏棣华一个没忍住:“噗哈…额,李奶奶对不住啊!”

李大娘这人虽然八卦爱占便宜,但是性格还是不错的,摆了摆手没计较他的无礼。

苏念恩虽然想笑,但是他忍住了,但是这个要求可是把苏念恩难住了。

苏棣华看出苏念恩的为难,他开口说道:“愿家添人丁麒麟送子,祝富贵临门福寿延年。横批:早生贵子。”

虽然苏棣华这对联不怎么精美,但是李大娘喜欢呀!一个劲的说这个好。拿着对联回了家就满村夸苏家的两个小子。

结果来的人都要求定制,这可是把苏棣华和苏念恩为难坏了,他们的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多啊。

中午午终于把最后一个对联写完之后,苏棣华仰天道:“江郎才尽啊~”

苏念恩哈哈的笑了起来,搂着苏棣华进屋说:“咱俩温书去。”

“啊~大哥,你可饶了我吧!”

不管苏棣华怎么哀嚎也逃不掉他大过年学习的命运。

申时苏和顺带着杨秋禾和苏悠悠来到老宅,同时他们也端来了他们在家做的炸酥肉,红烧肉和糖醋排骨。

苏母一看到他们拿的都是肉菜,拉着苏和顺笑骂道:“你个败家子,你这是怕回家过年亏待你们是咋地呀,带这么多肉菜。”

苏和顺嘿嘿的笑着说道:“哪能啊,你们可是买了不少肉呢,这不是怕你们二老舍不得吃,我就让秋禾都做好了带来的。”

的确,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买的肉老两口都冻起来在冬天慢慢吃,但是每次吃的时候老两口都把肉孙子孙女,自己一口都舍不得吃。

苏大嫂一看杨秋禾带来这么多肉菜,可是把之前跟苏和平的不愉快都通通忘在脑后了。

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晚饭就在一起守岁。最小的苏念平早早就睡下了,苏悠悠其实也困得不行,但是仍然坚持守到子时。放了烟花后苏和顺就带着一家人回家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听见院子里有个男人的说话声,起来一看她才想起来这号人物。

这正是杨秋禾名义上的哥哥,实际是带着杨秋禾逃出来的忠仆。

她穿好衣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