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事先防范(1 / 2)

窦皇后摆了下手,示意另一名女官将竹简送往了阶前,让项契拿着。

“爱卿,这是日前老监国送来的竹简,你打开先给大家伙念念,此子不俗啊,大有匡扶天下之才。”

项契听罢,是韩老送来的,忙将竹简打开,回复道:“喏。”

“窦皇后所言极是。”

项契摊开了竹简,连连点头,“好辞,怪不得皇后对此子有极高的评价,好一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随着项契抑扬顿挫地朗诵,三公九卿俱是赞不绝口,尤其项契面貌上,更是张扬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之彩,喜形于色。

“大才啊皇后。”

项契说道,“只是这落款的字在下怎么不认识,有点丑了,嗨,有些可惜!”

“爱卿,此子不俗,我已令老监国调教几日,这落款的字虽然有些不堪入目,但是凭这辞,你说若是三科射策,他该凭为什么……”

“禀皇后娘娘。”

项契回道:“若抛开落款不谈,也不说字的丑美,莫说三科射策此子不俗,即便根祖系绸,也是吊挂颠覆之列啦。”

“诸葛爱卿,你来说说,你觉得你能做出来这首词么。”

窦皇后笑成一条柳叶眉,转问诸葛复丞相。

“微臣惶恐,是皇后缪看微臣啦,下臣虽曾红绸高挂根祖,都是陈年旧事,这样旷古烁今的胸怀,微臣达不到。”

诸葛复一抱拳。

“只是皇后,微臣从这辞藻上感到了些许了落寞,和怀才不遇之情,只怕此子受过什么挫折,得需要老监国费心啊。”

“嗯!”

窦皇后睁开星眸,点点头。

“哀家也是如此想的。”

窦皇后继续说道。

“此子不俗,还需要历练,若是让他任职三公九卿中的职务,诸位爱卿都是何意啊。”

这时,大司马郝仁出列,说道。

“三科射策,还需六艺考量,不知窦皇后,此子在六艺上如何?”

“这六艺有些浅啦,怕是难登大雅之堂。”

窦皇后笑了笑,并没有说什么太直白的话。

“治国齐家平天下,此子有何高见……”

大司马郝仁又问。

“治国……”

窦皇后想了想,“他想要废除简牍,励精图治,从经济入手,这算么。”

群臣一听,有点惶恐。

“皇后,这小子一出手想要废除简牍?”

诸葛复诧异万分。

“若单论废除简牍一事,东周卫氏一族怕是第一个便会阻挠。”

“不可行么。”

窦皇后撑开双臂,将双手扶着凤椅的把手上。

“老监国说,这小子的经济改革可以一试,东周卫氏那里,就让他自己碰碰壁吧。”

窦皇后笑得合不拢嘴,意犹未尽。

“试一试?”

诸葛复差点崩溃。

“皇后娘娘,简牍税收几乎占居了兜玄国粮草的大半经济来源,怎么试?废除后再复辟?”

“还有太子妃卫芷若那,下臣听说他对太子昔日的种种事迹,还在耿耿于怀,此次回乡省亲,她怎么会容忍一个小子去颠覆她家根本产业,这怎么试……”

诸葛复摇摇头,感觉若是不靠谱,试也是白试,倘若动摇了兜玄国危如累卵的根基,怕是会掀起来大麻烦也说不定。

“嗯!”

窦皇后面露得意之色。

“这些哀家也着实想过,简牍这个壁,怕是不可撼动,毕竟是咱们兜玄国的赋税根基,卫氏坐镇临县,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窦皇后旁敲侧击,言外之意是废除简牍一事,让这小子折腾,满朝文武务虚背地里使绊子。

“成了,哀家许他位列三公九卿,与尔等共同匡扶社稷;

“若是不成,历练历练也是好事,毕竟一切有老监国在他身旁,尔等切不可阻止他经济改革,他有多大能耐,就让他使出多大能耐,哀家也好就此事对他做些评判。”

窦皇后站了起来,一步步轻移莲步,下来高台。

“卫氏一门内有经济简牍支撑兜玄国命脉;外有大将军卫青坐镇北荒,捍卫兜玄国国土。

“芷若这小妮子也有些才华,只是有些傲娇,他朝有日还是难以匡扶社稷。

“哀家令这小子去跟她周旋周旋,也算是互相打磨打磨,哀家的年岁不多,还能有几日,将来都是他们年轻人的事情。”

窦皇后来到了项契的身旁,项契后退了两步,窦皇后一抬柔荑,项契遂恭恭敬敬躬身低首,便交出了《临江仙 滚滚滚长江东逝水》的竹简。

“这首辞,小子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