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他还不知道,就成了太子太傅(3 / 4)

的通病。只要勤于约束,就不怕树不直。”

这时,丫鬟端来药碗,服侍魏徵喝药。李二伸手接过药碗,用汤勺荡荡药汁,一勺一勺亲自喂药。

魏徵激动的老泪纵横,几乎泣不成声。

“陛下,《群书治要》马上就要排版了。最后,我还想让你再审核一下。”

“这个让虞世南几个人再斟酌一下。”李二放下药碗。看见魏徵面部开始发红。

“陛下,我接受你的任命。不过,我有一个要求,你一定要答应我。我向你推荐一人,这个人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观云望气,无不精通。”

李二一惊,魏爱卿难道推荐长安司天监二台的监正袁天罡?

袁大师通晓天文地理,会看相,善堪舆。

可是,对于治国理政、定国安邦有多大作用。观天象,预测风雨雷电,这是他的强项,然而,统御苍生,安抚百姓,这又能胜出多少。

李二眉头一皱,心中犯疑。

“陛下,臣保举一人,此人不在朝堂之上,更不在京畿之地值守。”

李二悬心放下,惊呼道:“此人,远在东都不成?”

“不,此人在并州行营。”

“是我姑爷,王驸马?”

“哈哈哈!”魏徵一听李二猜来猜去不得要领,竟然大笑起来。

精神一爽,浑身轻松了许多。

说不出来是药物的效果,还是君臣感情之深厚,感动上苍的缘故。

魏徵的病情较先前,略有起色。

头疼欲裂的症状逐渐消失。

他心里疑惑,为啥只是念叨恩公,他的病就好了。

这样说来,他的思虑还是对的。

没等李二再问,魏徵喝一口老君眉,笑呵呵的说道:“陛下,那我就直说了。”

“快快,快说吧。你原来可不是这个样子。升为特进,说话还转弯抹角起来了。爽快一点,还像以前那样,敢于直言。”

魏徵微微起身,弯腰施礼:“老臣斗胆保举的太子师就是并州行营兵团司令,人称神算子的靖王爷——李绩。”

“啊!”

李二大吃一惊。

玄成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

朕在乞丐庄的时候,我教授师尊几个孩子骑马射箭,我就考虑到,太子需要一位名师。

名师出高徒。

这位名师就在眼前,可他迟迟不敢开口。

一来李绩远征漠北,二来李绩自己的三个孩子现在也是无人照管。靠着齐开秀一位老人约束,时间长了也就荒废了学业。

既然,魏徵将窗户纸点破。那就让他好事做到底。

“玄成啊,你的推荐,我没有意见。不过,还得你给靖王爷亲自去说。”

“那等我身体好了再去。”

李二忙忙弯腰,拱手道:“陛下有礼了。我看不如趁热打铁。烦请爱卿下午就赶往晋阳。我让一名御医跟随,时刻为你把脉问诊。”

“好好,好事做到底。我就不信,靖王爷能不给我这个面子。”

都说靖王爷医术高明,不妨让他给老夫看看,身体是否有大碍。

魏徵想到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恩公,心里不免牵挂。

“陛下,你让殿下回去准备一下,安排好马车,半个时辰过后,我们就出发。”

“太好了。爱卿,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和长孙皇后商量,把衡山公主嫁给你的儿子魏叔玉。你看好不好?”

“那当然好了。谢谢陛下。”

此次之行,果真收获颇丰,魏徵不仅答应自己当太子的老师,还为太子推荐了一位高人。

李二心下高兴,回到太极宫高兴的多喝了几杯。

魏徵一心要见到李绩,精神渐渐好了起来。

夫人裴氏看见丈夫居然起床了,心里一惊,奇怪,病去如抽丝,老爷的病为啥一下子好了。

“夫人,我到并州去一趟,一来帮太子认师,二来也要恩公帮我看看病。”

“路上多保证。到了并州顺便到我老家看一看。”

“时间来得及,我就去一趟。”

不一会,太子府亲兵将马车赶过来,魏徵上了马车,告别夫人,又对长子魏叔玉交代几句。

既然陛下承诺将衡山公主嫁过来,魏家就要及早准备,把房屋整理一下,适当添置一些用品。

魏叔玉心下酸楚,家里确实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开销。又怕委屈了公主,心下矛盾。

目送父亲远去,返回书房,又把父亲的手稿拿过来仔细的研读。

李绩一个下午,竟然忙得不可开交。

一会询问长使箫进刘文静买粮进度,一会和折冲都尉李啸天一起校对征兵公告。

杜荷和李安俨午饭后,没有休息,听说跑到勾栏去听曲,又和晋阳大户裴氏之子裴前发生争执,李安俨被打掉一颗牙,杜荷的半个耳朵被裴家小厮咬去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