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他还不知道,就成了太子太傅(2 / 4)

东突厥的关系:

阿史那咄苾溃败后,所属部落纷纷归顺唐朝,我原谅他们从前的错误,把他们的部众看作我的人民。

秋季之后,就要遣送突厥人北渡黄河,返回他们故土,重建家园。

薛延陀可汗受封在前,东突厥可汗受封在后,后封的是小国,前封的是大国。

你住瀚海沙漠北,他住瀚海沙漠南。

各守各的疆土,各抚各的部落。

如果越过界限,互相抄袭劫掠,我就派军分别问罪。

薛延陀汗国忙忙回复,坚决执行唐政府的命令。

李二于是派李思摩率所有部众,在河北(黄河河套以北)建立王庭(中央政府)。

薛延陀汗国(蒙古国西南部)真珠可汗(二任大可汗)乙失夷男,听到李二将往东方在泰山上添土祭祀天神、梁父山下辟场祭祀地神(封禅),认为机会来了。

他对手下人道:“天子东封泰山,武装部队都要跟从,边防力量一定削弱,利用这个机会,消灭阿史那思摩(李思摩,东突厥十六任俟利苾大可汗),如同摧毁枯木,拉倒朽屋。”

任命他的长子乙失大度将军,征调同罗部落、仆骨部落、回纥部落、靺鞨部落、霫部落等部众,共计三十万人,渡过瀚海沙漠,驻扎白道川(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占领善阳岭(山西省朔州市北),攻击东突厥部众。

俟利苾可汗(十六任大可汗)阿史那思摩抵抗不住,率所有部落退入长城,据守朔州,派人向中央政府紧急求救。

李世民命营州军区(总部设辽宁省朝阳市)总司令张俭,率所属骑兵及奚部落、霫部落、契丹部落,攻击薛延陀东方边境。

就像考研一样,李绩的头脑一下子大了起来。

就这些部落和涉及部落首领的名字,就让他绕来绕去绕不清。

穿越了,这件历史大事件,却恰巧让自己遇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他坐在堂案后面的楠木椅子上,一遍又一遍梳理这些繁杂的细节,力图寻找一条可以出奇制胜的秘笈。

大唐,拖不起,更是打不起。

自然灾害已经将唐朝拖入低谷。

兵乱,无疑是雪上加霜。

李二在宋州乞丐庄已经做出部署,把东线交由张俭负责。

整个北线和西北线,也就是中原的北大门,继续交给通漠远征军兵团负责。

也就是说,长安的北部和西北部防区,需要大兵团作战。

打仗靠人力,也靠物力。

正当李绩踌躇不定之时,驸马爷王裕急匆匆进来,低声道:“王爷,皇上手谕到。”

李绩打开黄色的密旨,一下子跳了起来:“好啊,皇上老弟又给我一个重任。”

……

李二、魏徵、杜如晦三个月之后,终于结束东都之行,返回京城。

魏徵的身体突发疾病,回家后,就卧榻不起。

李二带着李承乾和衡山公主来到魏徵私宅探望。

“老魏啊,我想让您做太子的老师。说句知心话,满朝文武,我还是对你最信任。”

“陛下,不是老夫推辞。我的年纪也大了,身体多病。如何能胜任太子的老师一职。”

魏徵咳嗽几声,接着说道:“太子宫总管于志宁、事务署长张玄素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要尽力辅佐,太子一定成大器。”

魏徵的话,戳到了李二的痛处。

李二也听到大臣们的议论,自己的儿子什么德行,自己心里也一心数。

既然,定下了太子之位,那就要设法规劝、教育他,让他早日成才。

可是,李承乾这小子,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就是一天到晚斗鸡走狗,热衷于靡靡之音。

张玄素、于志宁、杜正伦这么多大臣规劝,就是长进不大。

还经常对这些大臣打击报复。

于志宁苦心相劝,李承乾却不领情,私下里派出杀手张师政、纥干承基前往于宅行刺。

二人进入于志宁的家宅,看见于志宁仍在为娘亲守丧,竟不忍心下手。

李二曾经下诏给各部门,李承乾花钱都不要限制他。

政务署长张玄素上书劝阻,指出太子挥霍无度,恩典发布不到两个月,殿下消费已经超过七万钱,骄纵奢侈,都达到顶点。

李承乾对这份报告,大动肝火。派出家奴埋伏,趁张玄素早朝时,暗中用大号马鞭攻击,几乎把张玄素打死。

李二从前至后,推心置腹的与魏徵交谈,希望魏徵答应做太子的师父。

魏徵也被李二磨急了,在丫鬟的服侍下,艰难的从床上坐起来。

“陛下,我不是推脱责任。我也不怕太子殿下设计害我。只是,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我怕耽误了殿下的教育。”

魏徵忽然双目放光,盯着李承乾看了一眼:“太子很聪明。有你言传身教,殿下不会走偏道。至于贪玩、享受,这是贵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