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部族就会开始蚕食周围弱小的部族,吸纳他们的青壮重大实力,淘汰他们的老弱病残节省粮食。若我是弱小的部族则会与周围势均力敌的部族结盟,对抗大部族,再不时打打李周的秋风。当然若是被大族盯上多半是要举族远遁的。”
王平安见赵清欢所说的,也不过是淘汰一部分人的“老法子”罢了。又问道:“在你看来,草原便没有能服众的雄主吗?”
赵清欢闻言一愣,想了想,又说道:“从古至今草原上的雄主就只有千年以前的冒顿,之后我华人对草原的政策都是驱虎吞狼、二桃杀三士,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阳谋,可是哪个头人能完全没私心呢?他们之间自然是谁也信不过谁。长此以往,现在不过两、三个大部族身边围绕着几个小部族。英雄豪杰有不少,雄主却是好久不见了。”
王平安微微皱眉,追问道:“便是德高望重之人都没有吗?我听闻草原人也有信仰的?”
赵清欢“嗯”了一声,“与北地蛮人一样,他们信奉长生天,里面的祭司、长老都是精通天时地理的人担任,因为不事生产主要靠所有部族供养,所以处事相对公平。一般有势均力敌的部族有“纷争”时,也由他们出面调解评判。这一代的大长老长春据说不仅是了不得的高手更是精通天时地理,还能呼风唤雨。若说能服众,可能只有他了。”赵清欢当然明白王平安将话题引到此处的用意,便补充道:“草原诸族或许信他,却未必服他。”
王平安则说到:“信他就够了,你说的祭司、长老,除了能提供精神寄托以外,想必都是些精通农时农活的行家里手,不然如何能受所有部族供养?那些人里,只要有一个人发觉受灾程度远超以往,当草原存粮只够一个大族能存活时,在草原死和在并州死,区别不大。”
赵清欢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他说的,却也说道:“你也知道,今年各部都加大了收购粮食的力度,所以所有人都饿死是不可能的,只要粮食够半数人吃,事情就一定会在草原上解决。毕竟,南下不仅要面对正面的刀子,还要面对后面的刀子。”
王平安叹息了一声,赵清欢只要不相信他对灾荒程度的预测,后面说什么也白搭。反正她大概也只想看看他能出什么“主意”,借此消磨一下时间。他自然也不会歇斯底里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看了看时间,对门口的哲别说道:“哲别,麻烦你对他们说一声上锅子吧。”又对赵清欢说道:“一起吃?”
赵清欢见他意兴阑珊,知他不愿再强行说服自己,也不再细说让他“难堪”。她点点头,微笑道:“好啊。”
王平安头一次看见赵清欢显露出姑娘家的娇柔姿态,颇有些不知所措。却又不知怎的想起许久不见的王后来,哀叹一声后还是说道:“一会儿吃完,你还是要听我说的。”
赵清欢看着眼前心浮气躁的王平安想着:“一会儿再激一激他,没准还能多站些便宜。”又暗骂自己:“怎的这般不知廉耻,竟想使些下作手段。”想着想着脸颊又微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