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家中(2 / 3)

袁媛这才恍然大悟,佯作“恼羞成怒”的样子道:“姚先生为何不把话一起说?我在先生眼中我成了什么人啊?”

“小姐,你这是怎么了?我不过是说话慢些,怎么还急了?”倒也怨不得姚斯道调侃,那日与王平安分开时,袁媛沉浸在“天下大变”的畅想中还不觉得什么。随着这些日子袁媛与姚斯道把这些大事“推导演算利落”之后,静候“佳音”的袁媛又开始想起那个当日指点江山的王老九来。且不说因为“某些特殊味道”而被吸引的缘故,在袁媛身边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更是数不胜数,奋发图强的野心家不少,归隐山林等着一身才华卖高价的人也是有的。反倒是如王平安一般“乐于现状”,真的想“自己活着”的人就如一股清流。至于你说哪些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劳苦大众?可能在“她们”眼中,水能载舟,亦能筑坝、挖渠、合流、泄洪,能席卷天下,却很难单独拿出来说事。故而渐渐地在她眼中,那“王老九”便独有一番风味了,闲暇时便总是想他一想。

“姚先生可是从中察觉到了什么?”袁媛凤目半挣想来心中也是有了推测。

姚斯道这边,刚开始以为袁媛是因惜才,而这般在乎王平安。那时刚“投效明主”的他少不得一番计较,当时觉得那人虽有一番独特见解,真比起手段却也未必能费自己多大功夫。可聊过几次后,发现这“明主”好像不在意其才,反倒是更在意其人。当了一个月谋主就纳了两个小妾的姚斯道便知道,自家小姐多半是垂涎这王老九的“美色”了。对于王平安的行踪他更加上心了,他觉得若因“小事”让自家小姐于“大事”中不能保持理智,自己一生所学岂不是白白糟尽了?所以,早就开始准备的他便一边递上鱼食,一边胜券在握道:“小姐,放心。”

袁媛看着因争抢鱼食而几欲腾空的大片锦鲤哈哈大笑,“姚先生深得我心。”当得知北市与南市的饭馆开门之前,王后已经“了无音讯”月余了。不知这对善于从细节推敲的小姐、先生,是会喜不自胜还是按耐不住?

王平安不知道此时的袁媛已经盯着他那点刚起步的小买卖了,他回到平记找陈庆时就见到许久未见的明环也在。他疑惑的瞅了一眼小莫,问道:“明环姑娘有事?”

小莫刚想张嘴就听见明环说道:“家中有事招你回去。这爆肚听着新鲜,你明日派个师傅过去也让红姨、欢叔她们也想尝尝。”不等王平安说话,说完她转身便走。颐指气使的模样令周围的“老家人”无不咬牙切齿,就连一旁的陈庆也暗皱眉头。

王平安也没出声挽留,毕竟他对王明环刚才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满意。现在与她见面虽然说不上分外眼红,可也实在是相对无言。王平安对小莫说道:“这什么时候来的?”

小莫调整呼吸之后,才缓缓说道:“来了快两个时辰了,老猫儿看了,没与赵当家打照面。”

王平安“嗯”了一声,又说道:“知道的了,帮我叫个马车,跟我回家里。”又对陈庆说道:“我不在的时候,你做主。我在北市收了个店铺,就让他们卖羊杂吧,北市组以后搬去西市。那个店铺自负盈亏,食材什么的从咱们这边进,成本价给他们。”

陈庆点点头,问道:“今日与娘娘庙那些谈妥了,开业什么的还是照总店这般来嘛?”

王平安看着门外的马车道:“自然,你再从账上给我提二百两银子给北市的人。”说完就与小莫上了马车。

路上王平安问道:“小莫,家中最近有什么消息传来吗?”又想起自己让他出了一个月公差,不一定能比自己多知道什么消息。

小莫皱了皱眉,“姑爷,说来也怪,不仅这一个月,自从咱们做生意之后就没在收到过消息了。往常林伯那边虽然也是有事才会主动发消息,可是今天看明环这个意思,不像是什么突发的急事,不然她早就派人去寻你了。那若是有迹可循,为什么林伯那边一点预兆都没给呢?”

与小莫四目相对后,王平安摇了摇头,“不至于如此。”

想是从王平安那得到了信心小莫也心有余悸地说道:“确实不至于,再说小姐还在。”

为了转换思路王平安又说了今日与王静思的相遇,小莫便说道:“这位五少爷平日里都是在草原附近带着王家的镖师们“打熬筋骨”,他对王家内部的事务基本上是漠不关心的。不过他回来的时候,大部分也是在车马行,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家。”

王平安“哦”了一声,看这意思想来与明环的关系很近啊。

到王家时已经是傍晚了,进了家门后才从下人那得知林伯因事一个多月以前就带着老二和老七去京师了,现在家中主事的是老四和小夭,那下人自然也是知道小莫的,见两人一同前来也就不再多言。直接把二人带到厅里。

小莫在他身后小声说道:“想来是老家人都被咱们调来,他们出远门的消息被明环那边扣下了。”又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咱家与京师那边毫无往来,需要林伯亲自带人过去想来是出了什么大事。”

王平安倒是从红姨口中知道父母的“旧事”,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