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首战告捷(2 / 3)

地方陆陆续续上演,这是王平安给青城的第一份礼物,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小小的羊杂摊子确实调剂了热闹的青城中下里巴人的生活,这总归是好的。

坐镇“平记”的王平安自然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他觉得自己的创意应该问题不大。就算有问题也不过是赔了不到一百两银子,他还是能承受的起的。有一搭没一搭的,就跟陈庆聊起茶、聊起酒、聊起那些江南文人喜欢的“雅事”来。外面厅里的老单与老伴儿却没他那么淡定,虽然已经不是自家的买卖,可老人们总是见不得浪费、败家的。芹儿坐在门口,想来应该是在等小莫吧。

终于,过了快两个时辰之后,小莫才从外面回来,一同回来的还有几个伙计。见了王平安后他兴奋道:“姑爷,果然如您所料,找了几个托之后,客人们就上门了。这些人是回来补货的,估摸着今天就能把本钱回来大部分。”说着指挥伙计们道:“快去,把杂碎什么的装好送过去。”

王平安怕有心人从摊子上就看出做法,所以羊杂的处理和调料的制作都是在“平记”完成的,这种原始的“中央厨房”在并不广阔的青城倒也耽误事。看着忙活的满头大汗的伙计们,王平安知道可以加码了。他对陈庆说道:“老陈,你一会儿去找人做几个木牌,就挂在咱们的推车上,上面只写平记就行了。”

陈庆点点头,又听王平安问道:“你认识做咋项的嘛?研究研究,烧几十套碗蝶出来,上面也写上平记,白瓷碗就行。。在找人做些木匣,大小装一套碗筷碟就行。这些东西都不用多好的工,快就行。”陈庆只得道:“我初来乍到哪里会认识这般人物,不过青城地处要道,舍得花钱倒是能买来些现成的。字嘛,找人刻个印吧,不过想刻个好的可能要去燕海请了。”

王平安想了想后说道:“今天庆完功,先在本地找个人试试,若是实在不行再让小莫陪你去趟燕海吧。估计这几日事多,你来都走了,我怕有麻烦。”

陈庆看着院里忙忙碌碌的伙计们,点了点头“嗯”。王平安随着他目光也看向了院中的伙计们,也长长的“嗯”了一声。

一般人家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太阳落下之后干不了活,是不会吃饭的。伙计们过了中午就收了摊,左右吃晚饭的老爷们也不会来吃这些玩意儿,早点收摊也不会影响生意,回去早早休息明天干活也有个好精神。

“今天是第一天,诸位辛苦了。虽然第一天有不少是人抱着尝鲜的态度,可就算刨去他们咱们也是大获全胜。”这时陈庆在王平安身边耳语了几句之后他接着说道:“今日我们五个摊位毛利五十两银子。”底下的伙计们惊讶之声四起,饶是老单也不由得暗自乍舌。王平安当然不是为了单纯的炫富,戏肉自然在这句话上,“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你们作为我的“创始团队”我决定,以后明日拿出纯利的一成,交予你们自行分配。老单掌着后厨,与小莫、老陈再分一成。”底下一片惊叹之声,复而又响起一阵欢呼,毕竟伙计不过二十人,想来一日的纯利也得有个三、四十两,一成均在人头上也是好大一笔钱了,伙计们想着:“姑爷果然心痛自家人,这活计虽然闹了些,却也比侍候庄稼挣的多多了。”陈庆与小莫倒是看不太上这些银钱,毕竟都是吃过见过的主儿,老单则有些不淡定了,芹儿则伸出一只手搭在他肩膀上示意道:“莫要再伙计们面前露了怯。”

都说打一棒子给个甜枣,王平安却反其道行之,给了好处之后他又要挟道:“不过,咱们这手艺其实没什么秘方,外人要是在咱们身上动了歪心眼也不难学了去。所以,弟兄们也得擦亮眼睛,一来别进了外人的套儿,二来嘛,也盯着点别出了老家贼。毕竟咱挣得就是独一份儿的钱。”重金面前,伙计们都点头称是,皆道断然不会因这些事让姑爷烦心。

看着伙计们的表现,王平安满意的点点头,又说道:“我看你们都挺聪明机灵的,不过字却认得少,有的人怕是字都不认识。”院中的伙计们顿时不好意思了,确实,庄户人家读书识字的少之又少。地处北地连功名都考不了,读书又有什么用呢?会写自己名字就够了。

王平安说道:“我的意思呢,我有心找个书生教你们读书识字,不说考个功名吧,最起码也不能当个睁眼瞎。不过,这现在还没找到书生,先让老陈带你们上几节课吧。不过,白天要收拾东西、出摊,你们只能晚上学,而且没有工钱。”伙计们自然知道读书识字的好处,无不千恩万谢,又加了一副担子的陈庆看了看“心血来潮”的王平安,见后者都不看向自己,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

至此,正事便说完了,王平安对芹儿喊道:“芹儿,上菜。”王平安他们坐下之后,伙计们也落座。芹儿与她娘便将刚炖好的哲罗鲑和牛肉端了上来,虽然没有酒,可鱼和牛肉在北地也是个稀罕物,更别说那些伙计往日哪吃过什么好东西。王平安倒是很快就吃完了退了席,他刚进屋,陈庆就紧随其后道:“东家,你真是又给我找了个好活啊。”

王平安当然能想到陈庆肯定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过他既然想到这儿了,就不会在意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