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启程(2 / 3)

,发现确实如此。今日一别,下次相见不易。可无论何时,媛还是会对先生翘首以盼。只要先生愿意,我东里府无一不可取,无先生不可得。”哪怕王后就站在她身旁,袁媛也将招揽王平安的话说得如此露骨。

王平安心道:“果然,天下事如何说如何做都不会令人难为情。只是如此看重我,到底哪里更重一些呢?不过,昨日翻看的那几本书上,这般行事却也符合袁家的一贯作风。”他摇头苦笑道:“那两日我不过是看了几本闲书之后胡诌几句,想用些危言耸听的话缓解当时的尴尬气氛罢了。没想到给你忽悠住了,我哪里有什么真本事?只求袁小姐不要将我的窘事外传就好。”

袁媛见他如此回答也不反驳,自顾自说道:“家中叔伯兄弟虽然都是“心怀天下”的人物,可先生这等人物,媛哪里舍得与他人分享。先生放心,除非遇到“明主”或是武安君那般英雄人物,不然我不是断然不会举荐先生的。想来先生与王姐姐隐居北地,自然也是不愿争权夺利,掺合这乱世的。”

王平安没想起单独提起的“武安君”是谁,王后哪里不知道。她嘴角含笑,对着袁媛说道:“妾身代夫君谢过袁小姐抬爱,自家夫君的学识还是清楚的,哪里能当得起你先生的称呼呢?下回还请直呼其名王平安就好。北地偏僻荒芜不必江南,皆是粗鄙之人,袁小姐虽然云英未嫁却也难在北地找到如意郎君。我夫妻胸无大志安心,自然是偏居一隅乐在其中的。”

袁媛知道,王后虽然将自己先前的话全盘否决,话中还是有些“服软”的意思的。可像王后这种年轻高手给的台阶,是一定要接的。一来,谁也不知道她以后能不能“更上一层楼”,二来,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这么一个八品高手在暗处盘算你,属实是让人难受。所以越是开枝散叶的大家族除非是能做到斩草除根,越是不会与他们起冲突的,毕竟怎么保护大量的基层骨干人员呢?

袁媛接下王后的台阶,其实她心中早有盘算。与其说今日是招揽,不如说是以退为进的“纳言”。她美目流转,王后与王平安举止“亲密”虽然令她不爽可还是故作轻松问道:“王姐姐的话媛自当放在心里。虽如此,可媛还是有事想请教。”说完便指向了后面的凉亭。

王后刚想拒绝,王平安却领着她走了过去。刚一坐下王平安就出乎两女的意料,开门见山道:“你昨日那般兴奋,想来草原上的事你是知道了。你要知道抵御胡虏是华族的天下大义,里面有再大的便宜也不要占。若是发了国难财,待胡虏退去后,必定会被有心人调动舆论群起而攻之。”

袁媛忿忿不平道:“我袁家四世三公耕读传家,断不会冒天下之大不讳,做这损人不利己之事,先生也太看不起我袁家了吧?我家那些人啊,虽然都是蔫损儿的玩意,可哪个是傻子?”娇喝道:“王老九,你就这般看不起我袁家!”

王平安直视袁媛的双眼,疑惑道:“我昨日翻阅了六、七本杂史,无一不在赞叹袁家近百年来的先见之明,委实将功利二字玩到了极限。精致的利己,让人击节赞叹的手腕。至少过去的袁家,不安分。”说到这儿他难得用平静而严肃的语气说道:“可我若是你,今日回去之后,无论发生何事都不会妄动,袁家投机上位的本事确实是登峰造极。可有些事情不是想进便进、想退就退的,老老实实待着才好。再说看你的言辞,虽然对自家人的观感也不怎么好,用袁家为自己挣个名声就得了。”看着袁媛对此满不在乎,又说道:“造反最重要的就是撑住“大义”这杆旗,可是我说的你敢拿出来用吗?你个地主出身还想反地主,便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袁媛不屑道:“我自然分得清谁才是成大事的人,不就是三七分么。”说着瞟了一眼王后,“再说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也禁不住那些豪门大阀的高手啊。”

王后把袁媛的挑衅全不放在心上,尤其是自家还占据“上风”时。王平安也是微笑着说:“你也别有那鼓动别人起兵的念头,周边战事一起,你如何独善其身?再说能被你们利诱的,定然也有反制你们的法子。能被你们完全掌控的,又岂会有割鹿的实力?哪怕是你们瞧不上的陇州李家,听闻新来的李二也是李周冉冉升起的将星。虽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可恕我直言,燕海那地方实在不好练兵啊。”

袁媛对王平安的话依然嗤之以鼻,“李家那个暴发户儿,手里那点大头兵够干什么的?陇州无险可守,老实呆着吧他们。虽然我父亲故去,可那些年还是带出一些将校老卒的,假以时日我袁家子弟,虽然进取堪忧可守成确实不难的。”

王平安哪里不知道她的意思,反问道:“袁家所处易守难攻,前无强敌背靠大海,在下属实想不到为何在此屯兵练兵?故而只有袁将军没有袁家军,再说天下承平之时,腹地养重兵,莫不是?”说完“呵呵”一笑也不言语。

袁媛自然不会去接这句进退皆错的话,即沉默也思考,就是不言语。

王后看着远处缓缓走来的玄真与冬兰婆婆,开口道:“袁小姐明对李家这般观感,可到此的第一日去也还是见了卢建斗,想来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