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士兵拼了命往吴大牛那边跑,终于是一手拉住了一人的胳膊。
“还有力气就随我们快些跑,水马上要涨上来了,马上这里就不安全了!”其中一个士兵急声道,“快些,再快些!”
却见王二丫手一抖,不小心就摔了。因着身旁有士兵的搀扶才慌忙站起了身,可她怀里的孩子,却被水流往下带去了。
“柱儿!”王二丫撕心裂肺地喊着,拼命挣开身侧的士兵,“我的柱儿!娘来了,娘来救你!”
她身侧的士兵想也不想,把她推给自己战友,然后毫不犹豫地向孩子的襁褓疾步走去:“你带着他们往上走,我去把孩子寻回来!”
“好!”另一名士兵毫不犹豫推着哭爹喊娘的夫妻俩往前走,“他们安全了我就回来接应你!”
雨越下越大,水越涨越高,他们都是北方人,少有河海,水性都不是十分好的,故而每每逆行一步,都觉得喘不上气来了,可小士兵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仍旧往襁褓冲去。
少将军曾说,我们身上的盔甲刀剑,冬日里的棉衣,打仗时的粮食,都是取之于民的。咱们在外保家卫国,家里总有人盼着自己的,所以我们只许胜利,保卫我们的山河,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我们的人民。
他没有文化,可小将军了不得,武功高强,脑子也好,他自然听小将军的,所以他义无反顾。
终于接到了孩子,可此时水已经没过了他的胸口,逆流而上,最是艰难。
他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还有刚娶过门的小媳妇,他不能怕死,但他也不能死。
小将军还说,他拼了命的钻研兵法,讲究着排兵布阵,就是为了他的士兵少死几人。
小将军顶顶聪明的一个人,他的话他们自然都听,也自然都信的。
可是,好累啊,水已经埋过脖子了,现在喘气都已经十分困难了。
不行,手上还有孩子呢,得把孩子安全带到他爹娘手里才行啊!
也不知哪来的一股蛮力,小士兵大喝一声,拼了命地往前狂奔。
孩子……得把孩子带到安全的地方啊!
他把孩子高高举过头顶,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他也阵阵大喊。
仿佛这样就能更有力量了一些。
“小宋!小宋!”那边护送夫妻俩的士兵把他们送到了一个暂时安全的位置后,连忙回头寻找自己的战友。
“在这!孩子!快救孩子!”那名叫小宋的士兵突然咧嘴笑了,战友来了啊,孩子有救了!
海水真他娘的冷啊,冷的他要没有力气了。
他的战友连跑带游地摸了过来,正要拉他一把,却听小宋道:“把孩子接过去,快!”
待到战友接到孩子,他只觉得所有的力气都用尽了,再没有往前一步的能力,直直便向后仰了过去。
好困啊,想娘了,也想媳妇了。
“小宋!小宋!”
他已经渐渐听不清战友呼喊声了,意识已经很模糊了,好像还呛了几口水,不行了,坚持不住啦!
对不起啊小将军,来的时候还承诺要顾好自己的安危,属下……食言了……
您别扣属下的月钱……老娘和媳妇还得花销呐……
他的意识渐渐消弭,只有水声,好安静,好想睡觉啊……
若是夏初薇在场,必将感慨万千。
这位小兄弟,在她的小说里或许连名字都没有,他只是普普通通的士兵中,普普通通的一个。
他们被统称为沈家军,统称为将士们,可就是这么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人物,却用如此赤诚的心意告诉全世界。
何为精忠报国。
“不要睡,醒一醒。”却突然感觉自己被一只大手用力地抓住,耳畔还响起了熟悉的声音,“这是命令,不准睡觉!”
他猛地睁开眼,便见眼前人,不是沈怀瑾还能是谁?
“将军……将军……”小宋话都说不出来,只虚弱地喊着他。
沈怀瑾一只手提着他,另一只手奋力向前扒拉着:“别怕,我能把你们带过来,就会把你们带回家。”
后来,直到小宋迟暮的那一天,他都没有忘记,那冰冷的午夜里,有一只格外温暖的大手,提着他一路回去。
少将军说,会带我们回家。
少将军他,言出必行!
湘河大水的死伤是难免的。
因着暴雨来势汹汹,也因为水利设施还没有完全修缮完整。
只差一天,只差最后一天,再晚来一天沈怀瑾都有把握无一伤亡。
死伤者大多都是像吴大牛这种自以为占了多大便宜,怕山上风吹雨淋的投机取巧的“聪明人”。
吴大牛是幸运的,他还活着。
可小宋就该有此一劫吗?若是沈怀瑾未能及时赶到,小宋又当如何?
就连醒了的第一句,都在问孩子如何,有没有事。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开心地笑了,还念叨着没事就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