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宫书房。
朱由检听完骆养性的讲述,眉头微皱道:“这么说来魏忠贤的尸体已经无法辨认了?另外,他那些财产只查抄到八大车?”
“启禀陛下,都怪臣心急。生怕那魏奸走脱了,耽误了圣上的大事。所以派轻骑加速追赶。谁知,魏奸笼络的这批人也是奸恶之徒,竟然在魏奸死后哄抢财物。几十名锦衣卫无法弹压,竭力方才保住这八车钱财…”
朱由检打断他的话道:“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朕想知道,魏忠贤是不是真的已经死了?”
“回圣上的话。魏奸入祠堂时,那么多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臣亲自一一盘问过许多现场目击者。其中不止有锦衣卫的人,还有事后拦截捉拿到的一些魏奸手下。他们的供述完全相符,没有矛盾之处。
起火前,就魏忠贤一人在祠堂中,火场里也就发现这么一具尸体。焦尸身上的靴服确实是魏奸的,身材也相仿。所以这具焦尸不可能不是魏奸。”
朱由检点点头道:“骆养性,这次你立了大功。以后这锦衣卫就由你掌管了。希望日后你勿要辜负朕的期望。”
骆养性急忙跪倒在地,激动的叩拜道:“谢圣上隆恩。臣纵是披肝沥胆,也要报效圣恩。”
……
巨文岛,挽明峰。一名略显苍老的,面容无须的中年男子向杨重拜道:“多谢杨公子的救命之恩。”
此人正是逃脱生天的魏忠贤。那天,杨重的人为他准备了一个身患绝症,身材年龄都与其相仿的替身。
至于为什么用活人来李代桃僵,而不是死尸?还是怕朱由检或朝廷上什么人起疑验尸。这个时代刑侦条件虽然落后,但大致死因还是容易查清楚的。杨重可不想冒这个险。
一名谍者带着这替身,乘着魏忠贤和他手下痛饮高声谈论时刻,在祠堂后墙开了一个比狗洞大一点的墙洞。爬进去后,又用砖头虚封起来。
后面的事就简单多了,替身与魏忠贤从里到外换了衣冠鞋帽,然后上吊自尽,同时谍者纵火点燃祠堂。
接着,谍者和魏忠贤用浣火布(石棉)裹着身体,躲在不易被火烧着且通风的角落中等待。
等外面乱起来,将祠堂周围的锦衣卫吸引走,方从那“狗洞”钻了出来,潜入附近的树林。那里早就有人等待接应。
至于他们为什么肯定外面能乱起来,而不担心自己被烧死在祠堂内。是因为已有杨重的人混入魏忠贤的这千余人中。
这千余人虽都是魏忠贤的人,但都是来自不同地方。有的是魏忠贤私宅里的家奴,有的是他宫中心腹,有的是来自市井中的党徒。每个人相互之间不一定认识,所以做到这点也没什么困难。
最后,混入的这些人一起哄,便导致了哄抢的发生。
不过朱由检至少获得了这八车财宝,相比原世界的朱由检幸运多了。
杨重前世,原世界的历史中,魏忠贤死后,所带财产不翼而飞。其中有被魏忠贤手下人哄抢瓜分的。更多是被锦衣卫,各路相关官员查没后瓜分了。朱由检或者说国库是一分钱没落到。
杨重向魏忠贤摆手道:“魏公公不用客气。这本就是在下应该做的。因为多年前我承诺过你,会将给您保管的银子交到你手中。若不将你救出来,这个承诺也无法完成。”
杨重说罢,又将一叠银票交到魏忠贤手中道:“这银票是本人在日本长崎所设钱庄的银票,您可以凭票随意在长崎支取现银,也可以直接使用。”
杨重当下,现银资产有上千万两,每年现银收入也至少有上百万两。全部存在他人钱庄已不是很安全。所以华环自己也开办了个钱庄,对外运营。字号为汇通银号。
只不过,这汇通银号暂时网点不多,仅在长崎,壕镜澳(澳门),以及南北两京和少量几个中原城市设有分号。银号总金库位置却是设在郁陵岛上。而且中原的分号并没有以他的名义持有。
魏忠贤接过银票,对杨重又是抱拳一拜,喉头蠕动了下,想说什么话却没说出口,最后只说道:“大恩不言谢,杨公子今日这份恩情,魏某记下了。”
其实他很想说:“魏某今生无以为报。愿能在杨东家麾下效力。”但他一来抹不下这个面子,二来怕杨重也不相信他的能力和人品。
自他被扳倒后,在世人眼里,他无非就是以皇帝为依靠的一权阉。唯一的本事就是讨得皇帝欢心和弄权,人品自然更不用说了。
但杨重认为此人还是有可用之处。首先,魏忠贤在大明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过阅历,有这种丰富社会经验的人屈指可数。
即使那些出身贫寒的举人士子,也很少具备这种阅历。因为他们虽然出身贫寒,却绝大多数为考取功名,埋身于故纸堆中,虽在社会底层,却与社会接触甚少。
其次,魏忠贤能凭一己之力,通过残酷打压和利益拉拢等各种手段,平衡社会各方各阶层利益。将大明这具已接近寿终正寝,摇摇欲坠的封建国家机器又正常运转了几年。
这几年,天灾人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