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鬼子这搞得又是哪一出?(1 / 2)

就在顾家生沉下心来,将全副心神沉入战局推演之时,门外再次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四少爷!”

只见顾小六手持一封信件,步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一种混杂着荒谬与愤怒的古怪神情。

“您看看这个,小鬼子竟派军使往行营送了这玩意儿,白长官命人抄送各军,以明心志。”

顾家生眉头一皱,接过信件,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这是一封措辞“彬彬有礼”却字字傲慢的劝降信,信封上赫然写着“李德邻将军、白健生将军亲启”,落款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第五师团特务机关长&bp;‘中井增太郎’。

顾家生的嘴角先是绷紧,接着竟缓缓上扬,最终化为一声嗤笑。

就在这时,军部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嘈杂而急促的脚步声,同时还夹杂着程远那特有的大嗓门,可谓是人未到,声先至。

“四哥!四哥!你听说没?天大的笑话!那小鬼子什么狗屁机关长,怕是得了失心疯,竟给德公和健公送他娘的劝降信来了,他咋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啥德行!”

门被推开,副军长郭翼云、参谋长张定邦一前一后,脸色古怪地走了进来。紧跟着的是去而复返的程远。随后,100师师长李天翔和135师师长邓少华也相继赶到了,众人一边走进临时军部,一边疑云纷纷。

“军座!”

“四哥!”

“........”

“哦?这么快都知道了?”

顾家生看着这群不约而同赶来的各个师长们,心里已然明了。消息传得如此之快,本身就说明李、白二位长官对此事的态度。根本无意隐瞒,反而要借此激励全军。

“能不知道吗?”

程远嗓门最大,抢先道:

“行营那边都传遍了,鬼子那个狗屁机关长,居然一本正经地派了军使,给德公和健公送去了一封他娘的劝降信!这胆子......肥得都没边了。”

顾家生将电文递给参谋长张定邦,自己向后靠在椅背上。

“我也是刚收到行营发来的手抄件,雨润兄.....你来念念。让大伙都听听,小鬼子的这位机关长,给德公和健公送来了怎样一封‘劝降信’。”

参谋长张定邦清了清嗓子,用一种带着戏剧性的腔调念道:

“‘广西桂林行营,李德邻将军、白健生将军钧鉴:”

“我军已稳稳控制住南宁至昆仑关一线,兵锋正盛,锐不可当。将军麾下虽众,然装备低劣,士兵训练疏浅,欲凭血肉之躯抗衡皇军之钢铁洪流,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昆仑关天险,今已为我门户,继续抵抗,徒增贵军无谓伤亡,实非仁者所为。”

“二位将军皆为栋梁之才,华夏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二位将军若能审时度势,罢兵归顺,既可保全八桂子弟性命,亦可为大东亚共荣贡献一份力量。皇军虚席以待,望勿疑惧,速决明断。”

“大日本帝国陆军第五师团特务机关长&bp;‘中井增太郎&bp;顿首’”

劝降信念毕,军部内几位原本凝神倾听的将领们先是愕然,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哄笑与怒骂。

程远第一个跳了起来:

“我呸!他中井增太郎是个什么玩意儿?给他脸了,真当咱们手里的家伙是烧火棍?”

李天翔撇了撇嘴。

“乜嘢嚟??呢个小鬼子系喺度发梦咩?食屎啦。”

邓少华嘿嘿一笑:

“啥都甭说了,就跟小鬼子干到底!”

顾家生看着群情激愤的部下,知道李、白二位长官的目的已经达到。他双手虚按,止住众人的喧哗,朗声道:

“张参谋长念的是倭寇的痴人说梦,我手里还有一份,是德公对此事的正式批示。”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顾家生这才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那份批示中的千钧之力融入自己的声音里,然后一字一句的朗读道:

“谩骂与讥讽吓不倒我们,对于闯入我们家园的豺狼,只有用大棒狠狠地打,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他开始环视在座的众人,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这.......就是我们对手的底气,或者说,这就是他们的傲慢。他们以为,靠几门重炮、几辆坦克,就能让咱们华夏人跪地求饶。他们打赢了太多胜仗,已经忘了老祖宗传下来的道理——骄兵必败。”

他站起身,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指着上面的昆仑关的位置。

“小鬼子的这封劝降信,看似狂妄,实则暴露了他的心虚。他为何要发这封劝降信?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把握能正面对抗我华夏在此云集的几十万大军。他发给李、白二位长官,就是想玩一手攻心计,企图离间我中央军与地方部队的关系,意在动摇我军的士气。”

顾家生的声音陡然转厉。

“可他打错了如意算盘,他这一封劝降信,非但动摇不了我军的军心,反而会像一记耳光,彻底打醒那些还对和谈抱有幻想的人,他会让德公、健公,让所有广西子弟看清楚,日本人要的不是合作,是吞并!是亡国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