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背着秋月下了山坡朝村里走去,他们先敲开了一户农家。
给他们开门的是个四五十岁的大婶儿。
长宁忙一脸陪笑道:“大婶儿,咱们兄妹和家人走散了,能不能让我们借宿一晚?”
那个大婶将两人打量了一番,接着什么话也没说就啪地一下关上了门。
秋月道:“吃了闭门羹。”
“没事的,这也是在意料之中。”荣长宁并没有放弃,接着他又敲了别的人家,后来一对年迈的夫妻见兄妹俩可怜这才收留了他们。
今晚总算不用睡在野外了。能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睡觉,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
老夫妻一个驼背,一个耳背,跟前也没年轻人照拂。秋月看着倒有些心疼,在接过老婆婆递给她的帕子时,她忙起身双手接住,一个劲地道谢。
“你们家的儿女怎么不陪在跟前啊?”和耳朵不好的人说话有些费力。
老婆婆总算是听清楚了,她说:“大女儿难产死了,二女儿嫁的远,很少回来。还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被抓去充了军,小儿子掉河里淹死了。”
秋月听说了这样的遭遇,当时心里就极受震惊。老夫妻活了几十年,过的全是苦日子,养了几个儿女,到老了跟前一个也没有,她心里有些难受。
吃晚饭的时候,老夫妻将家里的唯一一块肉煮了给他们吃,这肉吃得秋月有些不是滋味。
后来躺在陌生的床上,过了许久她才睡着。
第二天临走的时候,为了感谢老夫妻的收留,她从货柜里取了些食物偷偷地藏在了老婆婆的床下,然后又当着长宁的面给了老婆婆两串钱。
“不要钱,不要钱,你们拿着路上用吧。”朴实的人存着善心。
秋月却坚持不肯收,她道:“吃了你们家的肉,这就当是费用了。你们收下吧,我们兄妹心里也好受一些。”
长宁也说:“留下吧,也没几个钱。”
后来两人离开了那户人家,秋月从那里出来后却觉得心里堵得慌。
“二哥,为什么好人却不能有好报呢?”
“谁说的没有,存好心为将来积福,肯定会有好报的。就像我们眼前的磨难总有结束的一天。那时候我们的月儿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过无忧无虑的日子才好。”
果然在他眼中自己还是个孩子么,秋月说:“无忧无虑,怎么可能呢。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日子。二哥,什么样的日子就算好呢?”
长宁看了一眼秋月,两人隔了一条水沟,他伸手拉了秋月一把,然后道:“对于女孩儿来说嫁个如意郎君应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我们月儿吃了太多的苦,我就想着将来你能遇着一个真心疼爱你的人,你嫁了他他能护你一辈子的周全。”
“就像二哥这样地维护我吗?”
长宁听了秋月这话,他心里一动,抬头看了秋月一眼,心里有一股莫名的情愫在悄悄滋生,他点头说:“是的。”
但对于荣秋月来说,嫁一个如意郎君并不是她的全部。她接受过高等教育,见识了大千世界,知道一个女子不管任何时候都要立得起来,第一件要紧的是要有钱。之前有赚钱的营生,将来稳定后,肯定也是以赚钱要紧,别的事都能暂时放放。毕竟现在还小,说不到嫁人这件事来。
走了许久的路,两人又累又渴,秋月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了果子。
“二哥,赶紧吃吧。”
又是红彤彤的果子,他接了过来又问:“这是哪里来的?”
秋月顺口胡说:“路边摘的啊。”
长宁大大咬了一口,果子清甜无比,比他以前吃过的苹果滋味还要好许多,这是路边的野果?一路走来为什么就她看见了,自己一个也没瞧见?这样好的果子会成为野果,而不被人摘走,那也太奇怪了!
荣长宁不傻,知道秋月是有意唬弄他。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这些东西到底是从哪里来的?